李善长却不认同刘伯温所言,说道:“如今国朝初立,万不可再得罪周边外邦。!删_疤_看′书·旺, \首,发?当下我大明亟需休养生息,且番邦钱财流入,亦需良好商业环境。若税收过重,岂不是阻塞了财货流通之道?”
刘伯温道:“理固如此,然立威当趁我朝威势正隆之时,着力为之。否则时日迁延,诸多夷邦定是‘记吃不记打’之辈。”
李善长对刘伯温道:“刘伯温,汝身为儒家门生,怎可出此言语?”
刘伯温答曰:“李相国,儒家之仁义礼智信,亦得分明对象。”
见二人几欲争执起来,朱元璋赶忙制止道:“行了行了,休要再吵,你二人且退下吧,此事咱心中己有定夺。”
朱元璋批复完奏折后,旋即移步至乾清宫。
马皇后见朱元璋前来,笑言:“重八,你怎的每日都往我这儿来?后宫佳丽众多,你也不可冷落了她们。”
朱元璋亦笑道:“嘿嘿,妹子,咱想去哪便去哪,就爱来你这儿,谁敢置喙?”
马皇后停了手中刺绣,说道:“好了好了,休要贫嘴,首说吧,莫不是又有何事?”
朱元璋自袖中取出常孤雏那份奏折,置于马皇后面前。
马皇后仅瞥一眼,并未展开,只道:“重八,你不是常言后宫不得干政么?怎的,此番是要让我破了这规矩?”
朱元璋道:“哎呀,妹子,你这说的是哪般话?咱确曾言后宫不得干政,可今日咱就破个例,准你过问了。¨6+1~墈¨书·蛧* .庚¢新/嶵.全/”
马皇后遂拿起那奏折展阅。阅毕,朱元璋赶忙问道:“如何,妹子,你对这臭小子的建议作何看法?”
马皇后放下奏折,道:“我觉小孤雏所言有理,外夷向来畏威而不怀德。想来小孤雏在辽东这些年,亦未忘却研读史书,历史之鉴皆载于册,其做法并无不妥。”
于是,朱元璋便将李善长与刘伯温的看法,也说与马皇后知晓。
马皇后闻罢,说道:“他二人所言皆在理,只是所处立场不同而己。此便要看我大明是以优先休养生息、与邻邦和睦交好为重,还是趁帝国威势正盛,震慑番邦诸国,这便全在你如何抉择了。”
朱元璋道:“咱觉他俩说的皆有理,只是咱还是想让那臭小子于辽东折腾折腾,瞧瞧成效究竟怎样。”
马皇后道:“既如此,那便让小孤雏于辽东去行事。反正以他能耐,辽东之地他尚可镇抚得住。”
辽东之地,长孤雏于初步安排政务之后,便率一千五百辽东卫士卒出塞而去。/零^点*看?书/ /哽¢薪\醉!全.
蓝玉、叶旺与马云,遂镇守辽东边塞。
政务诸事,长孤雏交付于刘益处置。幸有长孤雏预先定下的章程,刘益勉力尚可担当。
山东士族闻得常孤雏出塞,遂暗中遣人去与刘益接洽。
刘益闻有人来访,乃接见之。及闻对方来自山东,旋即下了逐客令。
常孤雏与山东士族之间的龃龉,刘益心中洞明,他岂敢在此刻给常孤雏徒增烦扰。
常孤雏行事心狠手辣、雷厉风行,若有人敢于此时给常孤雏添乱,刘益恐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虽常孤雏于前番封爵大典中未获爵位,然其手握军政大权,为封疆大吏,如此权势,却非人人可得。
山东士族之人遭刘益下逐客令后,颇感不解,为何这刘益对常孤雏如此忌惮。想其先前好歹也是坐拥西州之地的一方豪强,未料如今竟如此胆小怯懦。
他们此前听闻,刘益素好聚敛财富,如今怎的转了性子?
蓝玉闻知有山东士族往访刘益,遂至刘益居所。
蓝玉与刘益,也算同僚,彼此相识,然交情却谈不上深厚。既蓝玉登门,刘益自是一番殷勤招待。
况且蓝玉乃是常孤雏之舅,既有此层关系,刘益越发不敢稍有轻慢。
二人落座后,刘益对蓝玉道:“蓝将军,不知哪阵仙风将您吹至寒舍,当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蓝玉亦不兜圈子,径首问道:“闻说前两日有山东士族前来寻你,你却下了逐客令。可知他们所为何事?”
刘益饮了口茶,道:“山东士族确曾来访,然我一闻其来自山东,便将他们逐了出去。”
蓝玉问道:“此是为何?你竟都不问问他们所为何来?”
刘益身为昔日一方枭雄,心中自是明镜,知晓山东士族前来,无非欲于辽东立足,谋取财利。然今时辽东之地,若无常孤雏首肯,谁敢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