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间久久回荡,惊飞了树梢上栖息的鸟儿。
放眼望去,麦田里金色的麦浪层层起伏,沉甸甸的麦穗将秸秆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麦香。
老支书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历经多年的灾年,村民们饱受饥饿之苦,如今终于迎来了这样的好收成,这份喜悦让他的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乡亲们,开镰干活啦!”
老支书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纷纷挥动起手中的镰刀。
“唰唰”的割麦声此起彼伏,如同激昂的交响乐在麦田里奏响。
男人们弯着腰,动作娴熟地割下麦子,然后整齐地码放在一起。
他们的身影在麦田间穿梭,汗水不断地从他们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们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进行着手中的劳作。
女人们则紧跟在后面,手脚麻利地将麦子捆扎起来。
她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帮忙传递麦子,虽然力气有限,但那股认真劲儿让人忍不住为之点赞。
李志高带着一群孩子们来到了麦田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啊,今天你们要好好体验一下粮食是怎么来的,要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啊。
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们兴奋地点点头,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谢玉梅等老师也加入进来,负责照看孩子们的安全。
孩子们的任务是把收割好的麦子搬运到打麦机旁边。
李志明熟练地操作着打麦机,机器轰鸣声响起,金黄的麦粒如同瀑布一般倾泻而下。
孩子们排着队,一趟趟地搬运着麦子,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的笑容却始终没有消失。
他们在劳动中体会着别样的快乐,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意外突然降临。
几台打麦机毫无征兆地“闹起了脾气”。
原本顺畅运转的机器突然发出了刺耳的异响,那声音打破了麦田里的热闹氛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李志明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生怕机器损坏,连忙挥手示意大家停下。
他心急如焚地守在机器旁,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很快就浸湿了身上的蓝布衫。
他紧握扳手,快速地转动着检查机器的各个部件,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无奈。
可那老旧的机器仿佛故意作对似的,始终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运转速度变得缓慢又卡顿,原本流畅的打麦过程一下子变得磕磕绊绊,整个收割工作陷入了停滞。.k¢a′k¨a¢w~x¢.,c·o*m¢
机械故障让原本紧张有序的收割进度瞬间陷入了僵局。
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都集中在那几台出故障的机器上,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焦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让即将到手的粮食遭受损失。
更何况雨期已经临近,随时都有可能下雨,这让大家的心里更加着急,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
老支书得知消息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他在机器旁边不停地踱步,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忧:“志明啊,你再加把劲,仔细找找毛病,咱们可耽搁不起啊!”李志明急得满头大汗,可检查了半天,还是没能找出问题所在。
突然,他想到打麦机是李辰溪发明的,李辰溪肯定熟悉机器的构造,说不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赶忙跑去请正在割麦的李辰溪。
李辰溪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刻放下手中的镰刀,快步来到打麦机旁开始检查。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十几分钟的仔细排查,他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是因为机器闲置了一年,又缺乏保养,齿轮缺少润滑油,所以才产生了异响。
李志明一听,赶紧跑回村里拿油,可等他拿来的却是食用油。
李辰溪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志明哥,这可不行啊,这食用油可不能随便用在这机器上。
你先等等,我回去拿合适的油。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