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崖药翁传:麻黄识微录》上卷

《青崖药翁传:麻黄识微录》上卷

味。秦老爹舀出一碗,晾到温热,让张二柱慢慢喝下。

不到一个时辰,奇迹发生了。张二柱先是说“身上发暖”,接着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然后是后背、胸口,汗出得匀匀的,像春雨滋润土地。随着出汗,他说“头痛轻了”“身上不那么疼了”“咳嗽也松快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张二柱居然能坐起来了,虽然还有点乏,但精神好了很多,还能喝下半碗小米粥。“秦老爹,您这药也太神了!比神仙还灵!”张二柱激动得直拍大腿。

秦老爹让他再喝一剂,巩固疗效,第二天,张二柱就能自己走回家了。这事很快就在附近的村子传开了,都说秦老爹得了“神草”,能治那种“烧得厉害却不出汗”的风寒。

来找秦老爹求麻黄的人越来越多。有个妇人,孩子得了风寒,高热无汗,抽搐不止,秦老爹用麻黄配了点杏仁(杏仁能止咳平喘),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汗出热退,抽搐也停了;有个老秀才,风寒后咳嗽不止,痰少而黏,秦老爹用麻黄配了点贝母(贝母能润肺化痰),几剂药就好了。

当然,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有个体虚的老太太,喝了麻黄汤后,汗出得太多,差点虚脱,秦老爹赶紧用黄芪(补气)、红枣(补血)煮水给她喝,才缓过来。“看来这麻黄,体质壮实的人用着放心,体质虚的,得减量,还得加些补气血的药。”秦老爹又在《百草记》上添了一笔,字迹工整而郑重。

他还带着几个信得过的年轻采药人,去藏风洞附近采麻黄,教他们辨认:“看清楚了,茎有节,叶如针,气味辛烈,长在干燥向阳的石缝里,这就是麻黄。采的时候,要留三分之一,别伤了根,明年还能长。”

秦老爹的药庐里,从此多了一味常备药——麻黄。药庐的门楣上,他亲手写了块小木牌,上面刻着:“麻黄,治风寒闭表,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咳喘。性烈,需炮制,虚人慎用,配甘草佳。”

夕阳下,药庐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麻黄的辛辣味、甘草的甜味、杏仁的苦味,飘向远方。秦老爹坐在药庐前的老槐树下,翻看着写满批注的《百草记》,看着那页新添的“麻黄”条目,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麻黄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它从青崖山的藏风洞走出,走进他的药庐,也必将走进更多需要它的人的生命里,这便是草木的使命,也是他作为采药人的本分。

(上卷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