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用其香避秽,秋用其根活血,冬用其力温阳,应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理;辛香能散能行,温性能通能补,契合“四气五味”之法;与不同草木配伍,则显“七情和合”之妙。它的“香”,不仅是嗅觉的愉悦,更是疗愈的力量,是“治身”与“治神”的桥梁。
赞诗
香果原名川芎,吴普记其辛香。
春苗可疏肝郁,秋根能破瘀伤。
香囊避秽瘟散,熏熨通络神扬。
一草贯通四季,氤氲千载芬芳。
尾章
如今的药铺里,川芎依旧被称作“香果”,尤其是在江淮一带,端午挂香果香囊、冬日用香果熏屋的习俗,仍在延续。医者们在处方上写下“川芎”,心里却想着它的香;百姓们闻到那股浓烈的辛香,便知是“能治病的香果”。
这株草木,从《吴普本草》的竹简走到现代的药柜,从口传的“香能避秽”到实验证明的“活血开窍”,其香气从未改变——浓烈、霸道,却带着温柔的力,能穿透时光,能抚慰病痛,能连接古今。
就像香姑当年说的:“草木的香,是天地在说话。”而香果的香,说的是生命的坚韧,是自然的馈赠,是那些藏在“辛香”里的智慧,永远鲜活,永远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