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字,从此,村里人都跟着叫这草“山鞠穷”。她每日天不亮就去断云崖,只采叶片和少量侧根,从不伤其主根——她知道,这草长在崖壁不易,得让它慢慢长,才能长久地治村里的头风。她还教村里人辨认山鞠穷的幼苗,让大家在自家屋后的石堆旁试着栽种,虽然长得不如断云崖的壮,但也能缓解轻症。
这日,邻村的郎中闻讯而来,见阿鞠用山鞠穷治好了那么多头风,颇为惊讶:“此药我在《神农本草经》里见过,名‘芎?’,说它‘主中风入脑头痛’,却不知它在民间叫‘山鞠穷’,更不知你能用它配伍治各种头风。”阿鞠把自己的用法讲给郎中听:“头风也分很多种,有的是风裹着寒,有的是风带着湿,有的是风夹着火,山鞠穷能搜风,但得配着能散寒、化湿、清火的药,才能把风邪彻底赶出去,这叫‘七情和合’,祖母教的。”
郎中连连点头:“说得好!‘头痛不离川芎’,古人诚不欺我。这‘川芎’,怕是就是你说的‘山鞠穷’啊!”阿鞠虽不懂“川芎”是什么,但她知道,不管叫什么名字,这株草的性子没变,它在断云崖的风里长了多少年,就能在人的经络里,把风邪穷尽多少年。
秋去冬来,断云崖的山鞠穷落了叶,只留下盘曲的根茎在石缝里积蓄力量,等着来年春风起。阿鞠知道,“冬藏”之时,草木的精气都在根里,此时采挖的山鞠穷,根茎更坚实,药效也更足。她开始学着祖母的法子,把采来的根茎洗净、晒干、切片,储存起来,准备应对冬天更烈的头风。
云岫村的风依旧在吹,但风里的哭声少了,笑声多了。阿鞠坐在窗前,看着屋檐下晾晒的山鞠穷切片,那些黄白相间的断面,在阳光下闪着油光,像无数双眼睛,看着这个被风困扰的村庄,也看着一个年轻女子,如何用一株草的力量,把“穷尽病痛”的希望,种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