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云苓丹经》 上卷

《云苓丹经》 上卷

"离"卦的位置,与那里的红光相融。"离为火,灵芝入心、肝经,能补气安神,这是借火气升阳啊。"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三药在炉中沉浮,猪苓的白霜、茯苓的金雾、灵芝的赤霞,在水汽里交织成网,网眼处渗出五色的光,红、青、黄、白、黑,正是五行之色。先生取出一柄玉勺,舀起一勺药汤,对着光看——汤里的药渣已化,只剩下清透的液,液中有细小的气泡,聚成个"丹"字,转瞬即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缺些火候。"他往炉里添了块硫磺,不是为了增毒,是取其纯阳之气。硫磺入炉,炉壁突然震动起来,刻着的丹诀"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竟隐隐发光。先生掐了个诀,指尖的白气弹入炉中,金汤顿时平静下来,五色光凝成个核桃大的光球,悬在汤面,不沉不浮。

就在这时,丹房外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撞在了观门上。先生眉头微皱——栖云涧人迹罕至,除了鸟兽,从没人敢来。他起身开门,只见观前的青石板上躺着个少年,穿件破烂的蓝布衫,面黄肌瘦,嘴唇干裂,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里面露出半截药锄。

"你是何人?"先生问。

少年挣扎着想起来,却"哇"地咳出一口血,染红了石板。"道、道长......救我爹......"他的声音细若游丝,"我爹得了痨病,咳得睡不着,郎中说......说没救了......"

先生探了探少年的脉,脉细如丝,却带着股躁气。再看他咳出的血,色暗带紫,是肺阴亏耗、虚火灼络之象。"你从哪里来?"

"山外的......石泉村......"少年喘着气,"听说太白山有神仙,能炼......能炼治百病的丹......"

先生望向观外,云气已经散了些,能看见涧口的路——那路本被云气封着,此刻却露出条窄缝,像是特意为少年开的。他叹了口气,转身回丹房:"进来吧。"

少年被扶到丹炉旁,闻到炉里的药香,咳得更厉害了,却眼睛一亮:"这香......闻着舒服......"

先生舀了勺没凝丹的药汤,兑了些山泉,递给少年:"先喝了。"

药汤入口甘淡,带着点灵芝的微苦,滑入喉咙后,少年忽然觉得胸口不那么闷了,咳嗽也轻了些。"这、这是......"

"猪苓利水,茯苓健脾,灵芝补气。"先生指着炉中的光球,"你爹的病,是虚火上炎,得用这三药合气,滋阴降火。只是......"他看着光球,"还缺最后一味'引'。"

少年急了:"缺啥?我去采!"

先生摇了摇头,指向少年怀里的布包:"你包里的药锄,是用什么木做的?"

少年把药锄拿出来,锄柄黑中带红,布满细密的纹路。"是、是老枫树的根,我爹说......说枫树辟邪......"

先生接过药锄,指尖在锄柄上摩挲:"枫为阳木,其根通肝经,能祛风通络。你爹的痨病久了,经络瘀阻,正好用它做引。"他取下锄柄上的铜箍,将锄柄削成细条,投进丹炉。

枫根一入,炉中的光球突然炸开,化作无数光点,像星子,在空中转了三圈,又聚成个鸽子蛋大的丹丸,通体浑圆,红中透白,白中泛金,正是"五气丹"!

三、丹成济世 寒夜生温

五气丹悬在炉口,像颗小太阳,把丹房照得透亮。-狐?恋¢蚊-穴+ ,免\费*岳*渎-先生用玉盘接住丹丸,丸上立刻凝结出层薄霜,摸上去却不凉,反而带着股暖意,像是握着人的脉搏。"此丹分三份,"先生将丹丸分成三粒,"一粒治你爹的咳血,一粒补他耗损的元气,还有一粒......"他顿了顿,望向观外的夜色,"留着,或许有用。"

少年捧着玉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多谢仙长!我、我该怎么报答您?"

"不必报答。"先生指了指丹房外的猪苓坡,"明年开春,来帮我采苓吧。记住,要在辰时采,那时水气最足;要用竹刀挖,不伤其根;采完要给土培上腐叶,让它好再长。"

少年连连点头,把丹丸小心地包进贴身的布袋,对着先生磕了三个头,转身往涧外跑。跑到观门口,他回头望了一眼——太初观的云气又浓了,丹房的金光从云缝里漏出来,像条金色的路,而先生的身影立在光里,道袍飘动,竟像是要随风而去。

石泉村离栖云涧有百里路,少年一路狂奔,鞋磨破了,脚渗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