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囊割淋记》(上卷)

《青囊割淋记》(上卷)

乱麻,越缠越紧!”张木匠解开腰带,露出鼓起的小腹,皮肤上能看到扭曲的青筋,“刚才摸了摸,好像有个硬块,推不动!”

华佗让他躺下,用手指仔细按压。在脐下三寸的地方,果然摸到一个鸽子蛋大小的硬块,按压时,张木匠疼得冷汗直冒,“就是这儿!像被凿子凿了一下!”华佗皱起眉:“这是湿热郁结成块,比单纯的血淋更麻烦,得先破开这淤结。”

更让人揪心的是药铺掌柜的小孙子,才五岁,叫小石头。这孩子前日还在河滩上追蜻蜓,今早突然发起高烧,小脸烧得通红,小便时哭得撕心裂肺,两条腿蹬得笔直。他娘解开尿布,只见上面全是鲜红的血丝,小鸡鸡红肿得像根熟透的辣椒。“娃子太小,经不起这么折腾啊!”药铺掌柜的婆娘抱着孩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华神医,求您发发慈悲,救救这娃吧!”

华佗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得像块烙铁,再看舌苔,白中带黄,脉跳得又快又弱,像风中摇曳的烛火。“这是外感湿热,从肌表入里,灼伤了膀胱,”他叹了口气,“孩子脏腑娇嫩,用药得更谨慎。”

还有村东的李寡妇,她的病带着几分悲凉。丈夫去年死于水患,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给人缝补浆洗度日。前日帮人洗衣时,为了赶活憋尿太久,回家后就发了血淋。她不敢声张,忍着疼照样干活,直到昨天晕倒在河边,才被人发现。“我……我没那么金贵,”她躺在草堆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华神医,您先救别人吧,我还能撑……”话没说完,就疼得蜷缩起来,豆大的汗珠从眼角滚落。

华佗站在土地庙的门槛上,望着外面连绵的雨幕,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四个患者,四种不同的情况:王老五是湿热壅盛,张木匠是湿热淤结,小石头是外感湿热,李寡妇是体虚夹湿。他知道,要治好这些病,必须找到一味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药,可这药,在哪里呢?淮河的水流过滩涂,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

第二卷:牧童戏草止牛血,华佗慧眼识真机

雨断断续续下了两日,终于在第三天清晨停了。太阳挣扎着从云层里钻出来,给浑浊的淮河镀上了一层金边。华佗揣着干粮,沿着河岸搜寻草药。他的青囊已经空了大半,只剩下几包用不上的补血药,肩膀被带子勒出了红痕,裤脚沾满了泥点。

河岸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华佗拨开芦苇,脚下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发出“咕叽”的声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株植物——车前草的叶子太嫩,马齿苋的性子太凉,蒲公英的根能清热却不能止血……这些常见的草药,都不符合他心中的要求。

忽然,一阵孩童的嬉笑声从前面的芦苇丛里传出来,夹杂着老黄牛“哞哞”的叫声。华佗心里一动,拨开挡路的芦苇,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河滩。一个约莫十岁的牧童,正蹲在一头老黄牛旁边,手里拿着几片绿色的叶子,专注地往牛腿上擦。??小¤÷说a_~C$)M¢=_S?¨ ?&更?1新

那老黄牛的左前腿,被什么东西划开了一道寸许长的口子,血珠正从伤口里往外渗,滴在黄色的牛毛上,格外刺眼。而经那孩童用叶子一擦,渗血的伤口竟慢慢止住了,周围的红肿也消了些。“这法子是俺娘教的,”牧童一边擦一边嘟囔,“她说这草叫‘拉拉秧’,牛被扎了、虫咬了,用它叶子擦擦就好,比兽医的药还灵。”

华佗快步走上前,目光落在牧童手里的叶子上。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藤蔓植物:茎是青绿色的,表面生着细密的尖刺,摸上去有些扎手;叶片呈掌状分裂,像人的手掌张开,边缘带着锯齿,背面覆盖着一层细小的绒毛;掐断一根茎,断面立刻渗出乳白色的汁液,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草腥气。

“小郎君,这草能止血?”华佗蹲下身,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牧童抬起头,脸蛋被太阳晒得黝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是啊!您看,牛腿不流血了吧?俺们放牛时,手被划破了,也用它擦,可管用了!”他指着不远处的芦苇丛,“那片都是,它爱缠在芦苇上,俺们的衣裳常被它拉破,就叫它‘拉拉秧’。”

华佗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一片藤蔓缠绕在芦苇上,像一张绿色的网。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叶子,凑近鼻尖轻嗅,一股清苦的气息钻进鼻腔,带着草木特有的清新;他又轻轻舔了一下叶尖,先是涩得舌尖发麻,紧接着,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去,直抵小腹,让他连日来因焦虑而燥热的身体,竟舒服了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