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定睛一看,那纸笺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皇阿玛”三个字,墨渍还很清晰。
这个康熙再熟悉不过了,是胤礽西岁生辰时,他在南书房手把手地教太子写下的。
当时的太子天真可爱,对他充满了孺慕之情。
康熙看着那三个字,心中的情感愈发复杂。
他想起了与太子共度的时光,那些温馨的回忆如涌上心头。
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抉择。
梁九公见状,连忙弯腰拾起纸笺,康熙拿着笔的手在一瞬间滞了滞。
康熙内心有过挣扎和不舍,太子身强体壮,他会好起来的。
他这个做皇帝的,如今大权在握,实在是舍不得将皇位让给儿子。
而太子作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此次的事情,也是闹得沸沸扬扬,朝堂皆知。
这对太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过失。
可对康熙来说,这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废了太子的机会,除掉对他权柄有威胁的大患。
朝中也有人站着不同阵营,对太子心存不满,如今也在借机发难,想将太子拉下马来。
康熙面对这样的局面,心中也十分纠结。
他知道太子此次确实犯了大错,但毕竟是自己最看重的儿子,而且太子一首以来也表现得还算出色。
朝中大臣们的压力和舆论的影响让他不得不做出决定。
康熙终于还是犹豫地拿起了笔,写下了那道决定太子命运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致是说太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必须废除其储君之位。
不过,康熙终究还是对太子有着深厚的父子之情,他不忍让太子什么都没有。
于是,在废黜太子的之后,康熙给胤礽封了理亲王的爵位,还特意下令让人另建一座理亲王府,这赐予胤礽亲王爵位,也算是作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