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331章 新生

第331章 新生

种事半功倍。\"

妇女们也没闲着。在林萱的组织下,她们除了做饭、照料孩子,还编织草鞋、芦席等拿去县城换生活必需品。更令人惊喜的是,林乔的母亲——那个瘦小的老妇人,竟然记得年轻时学过的制陶手艺,带着几个妇女用荒地上的黏土烧制出了简单的碗罐。

\"娘,您还有这手艺!\"林乔捧着粗糙但实用的陶碗,又惊又喜。

老太太难得地笑了:\"年轻时跟你外婆学的,几十年没碰了。/狐})恋?文D#?学′ ¨更-?±新[最¥$?快%3o这荒地黏土真不错,烧出来的东西挺结实。\"

林乔眼前一亮,\"007,记录这个发现。黏土不仅可以做陶器,还能烧砖瓦!将来建房就用自家产的砖。\"

日子一天天过去,荒地的面貌逐渐改变。二十天后,当第一批改良农具从刘掌柜那里换回粮食时,林家已经开垦出十亩地,并成功种上了第一茬快熟蔬菜——萝卜、白菜和豆角。

这天傍晚,林乔正在新挖的池塘边教小树认字,突然听见一阵喧哗声。抬头望去,只见几个陌生农夫站在田边,正对着水渠指指点点。

\"几位老乡有何贵干?\"林乔上前拱手问道。

那几个农夫有些局促,其中一个年长的壮着胆子说:\"这位相公,我们是隔壁李家村的。听说你们在荒地上挖出了水,还种活了菜,特来看看...\"

林乔了然。这些农夫定是听说了林家的\"奇迹\",前来取经的。在古代农村,水利和耕作技术往往是家族秘技,绝不外传。但林乔来自现代,没有这种门户之见。

\"欢迎参观。\"他大方地领着几个农夫看了水渠系统和刚冒芽的菜地,\"关键是要先养地,再引水...\"

农夫们听得目瞪口呆,那个年长的更是激动得胡子直颤:\"相公如此慷慨,将秘技传授,老汉感激不尽!\"

\"谈不上秘技。\"林乔笑道,\"若各位有兴趣,可以常来交流。我们初来乍到,也需要向本地人学习。\"

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却为林家赢得了周边村民的好感。几天后,李家村派人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和几捆新鲜蔬菜,说是谢礼。更妙的是,他们告诉林乔一个宝贵信息:县里每年秋后会组织\"观稼\"活动,评选出最好的农田,知县会亲自嘉奖。

\"这是个机会。\"当晚的族会上,林乔兴奋地说,\"如果我们能在观稼时拿出五十亩良田,不仅能赢得地契,还能得到知县进一步的赏识!\"

族人们群情激昂,但林老四提出了现实问题:\"乔哥儿,现在才开出来十二亩,离五十亩还远着呢。而且种子、肥料都不够...\"

林乔胸有成竹:\"四叔放心,我有办法。\"

第二天,他带着最新制作的二十刀纸和几把改良农具样品去了县城。这次不仅见了刘掌柜,还通过他认识了粮行的孙掌柜和铁匠铺的吴师傅。

\"这农具设计确实巧妙!\"吴师傅摆弄着林乔带来的木耙,啧啧称奇,\"虽然大部分是木头,但关键部位包铁,既省料又耐用。\"

\"吴师傅若感兴趣,设计图可以送给您。\"林乔微笑道,\"只求换些粮食和铁器。\"

\"当真?\"吴师傅瞪大眼睛。在这个时代,手艺人的独门设计可是吃饭的本钱,没人会轻易外传。

\"当真。\"林乔点头,\"不过有个条件——优先供应我们林家所需的农具,价格优惠。\"

交易很快达成:林乔提供改良农具设计图,换取吴师傅半年内优先、优惠供应林家农具;刘掌柜则用粮食和日用品换取林家的纸张和草鞋;孙掌柜对林乔提出的\"预购\"概念很感兴趣,同意先赊给林家三十亩地的种子,秋后以粮食偿还。

带着这些收获回到荒地,林乔召开了全族大会。他将族人分成三组:一组继续开垦新地;二组负责已开垦土地的种植和管理;三组则专注于手工业生产——造纸、编织和制陶,以换取更多物资。

\"从明天开始,我们还要加建一批半地穴式房屋。\"林乔指着新画的图纸说,\"冬天快来了,窝棚挡不住风寒。\"

\"半地穴式?\"林萱好奇地问。

\"就是一部分挖在地下,上面用土坯垒墙。\"林乔解释道,\"冬暖夏凉,还防风防火。\"

族人们对林乔的奇思妙想已经见怪不怪了,纷纷点头应下。当晚,林乔照例在篝火旁开设\"夜校\",教族人识字算数。除了青壮年,连老人和孩子都来听讲。小树坐在最前排,已经能认出一百多个字了,让大人们惊叹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