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议

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议

郑和下西洋的消耗,差不多就在二百万两银子左右,这几乎占到了朝廷岁入的十分之一。

如果皇帝要搞这么大规模的舰队怎么办?

钱从哪里来?

其次就是有没有能力再组建这样的舰队?

永乐初年,华北平原还是有大量森林的,成祖朱棣迁都兴建紫禁城,加上数次下西洋,将这些森林都砍伐殆尽了。

就是有苦兀贡木,要组建这样庞大的舰队也绝非易事。

除此之外,如今也缺乏经验丰富的水手。

张居正将自己的顾虑写在票拟意见上,然后将奏疏交给了赵贞吉。

赵贞吉看完了苏泽的奏疏,想到的是军事上的事情。

佛郎机人(葡萄牙)和红夷人(西班牙)舰队进入南洋,南洋到底是个什么局势,大明心中也没有底。

而这些西洋蛮夷的船只坚固,大明在屯门海战中已经见识过了。

大明能在屯门海战中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明动用了能在近海作战的火攻船,如果在海上遭遇这些西洋蛮夷的舰队怎么办?

东南倭乱刚刚平息,如果再引发海疆的动乱,这个责任赵贞吉也承担不起。

赵贞吉写下了自己的票拟意见,请求朝廷从长计议,先命令广东福建的海备衙门搜罗南洋的情报,摸清楚西洋蛮夷的实力,再派遣舰队南下。

等三位阁老都票拟了意见后,这份奏疏又送入司礼监。

司礼监三巨头又拿着奏疏来到了皇帝的御书房。

隆庆皇帝听李芳读完了奏疏,也觉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就效法成祖派遣舰队南下。

但是他又看完了三位阁臣的票拟意见后,又犹豫了起来。

隆庆皇帝也逐渐冷静下来,张居正和赵贞吉的担忧也是对的。

但是看着苏泽的奏疏,皇帝又有些舍不得。

隆庆皇帝又想起了成祖遗诏。

“司礼监怎么看?”

冯保和陈洪都低着头,李芳实在躲不掉,只能说道:

“陛下,兹事体大,还是请九卿共议吧。”

没办法,哪个太监要是怂恿皇帝下南洋,都要打上奸佞的名号,就是李芳也不敢沾这件事,只能将事情踢给外朝。

隆庆皇帝听完也觉得有道理,他说道:

“那就让九卿共议。”

紧接着隆庆皇帝又拿过苏泽的奏疏,仔细看了两遍后,又问道:

“苏泽就上了一封奏疏?”

李芳点头,隆庆皇帝说道:

“这不是苏泽的风格啊。”

“这厮每次上书,都会将事情计算清楚,为何这次上书就只有空发议论,连重下南洋的章程都没有?”

李芳也反应过来,苏泽的奏疏风格鲜明,他不仅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将解决问题的方案罗列其中。

但是这一次苏泽的奏疏却只提了下南洋的时候,具体的事情一概没提。

隆庆皇帝转念一想,对李芳说道:

“苏泽这厮不老实了,还有东西没说。”

是不方便在奏疏中说的?

还是说苏泽这封奏疏,是投石问路试探朝堂风向?

隆庆皇帝及很快反应过来,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点子,他对着李芳说道:

“让苏泽在九卿面前廷辩!”

这下子让李芳也整不会了,他疑惑的看向隆庆皇帝,这九卿廷辩是什么东西?

“廷辩”古已有之,就是大臣在朝堂上公开辩论。

宋代文臣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请求廷辩,说服皇帝和百官支持他的政见。

大明朝的政务体系逐渐转化为公文体系治国,朝会也逐渐虚无化仪式化,廷辩这种事情一般只会发生在各部衙门中,也就是官员就具体的事务发表意见辩论。

隆庆皇帝理清了思路说道:

“让苏泽在九卿前廷辩,讲述他再下南洋之议,再将廷辩记录下来形成奏议。”

这下子李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