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么一出的。
这是一场很诡异的交易——本来豪门世家是最乐意侵占土地的,但崔家却必须把土地让给别人,为此宁可多花些粮食……
刘备当然会被各家豪族传些恶名,但无非就是‘蛮横、边鄙’之类的话,大体上与董卓差不多——毕竟刘备是用董卓的军令征收的粮食,自然是都会得些恶名的。
得了粮食之后,甘陵境内渐渐开始有了生气,河东岸也逐渐开始建起了房屋,只是暂时没人开荒种地。
因为眼下是七月,天气炎热,不适合种地。
由于人多,刘备并没有直接施舍,而是以工代赈。
掩埋各处尸体、烧制石灰除疫、修建道路、修复县城、制作各种车辆器具……
并且开始靠着粮食平复甘陵的物价。
但刘备并没有用五铢钱,而是用了刘备自己签发的凭条——其实就是粮票。
干活可以领粮票,粮票也能用来买其他的东西或是相互交易。
粮票写了一升就是一升粮,在粮食方面不存在价格波动。
而现在粮食是最有价值的物资,粮食没有了价格波动,粮票的价值就固定下来了,这也连带着使其他物资有了稳定的价格,并且其他物资的价格会随着大家都能吃上饭而慢慢回落。
其实这些粮票都是小布片,黄色的——是的,就是用黄巾做的,只是裁剪的大小不同,写了升、斗之类字样,并加盖了刘备的印鉴。
为了盖印,刘备的卫队集体上阵,轮流当盖章机,忙了好些天,把县里的朱砂都用光了。
那些迁到甘陵来的黄巾妇孺,也将所有的黄巾都贡献了出来。
安排好甘陵的事务后,刘备带兵护送去了下曲阳,给董卓送去了一万斛粮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董卓没想到刘备这么快就能给他送来军需,倒是有些惊喜。
但惊喜只存在了一瞬间,董卓便又忧心忡忡了。
董卓眼下已经包围了下曲阳,但一时半会没法攻进去。
下曲阳的黄巾不比广宗城内少,而且张宝比张梁更难对付。
董卓尝试了各种办法,比如绝水断粮、凿墙放火、攀城夜袭……
但没什么用,张宝一直守得很稳。
黄巾之所以会在广宗和下曲阳两地聚集,就是因为这两座城都靠着河水,地下水也很丰富,而且城内本就有漕运渠连通河道,是断不了水源的。
两城都是漕运中转地,城内有米仓,本就存了不少粮食。
再加上广宗的妇孺都迁走了,消耗一下子减少了一半,连带着使得下曲阳那边也无需担心广宗的补给,两边一时半会都是不怕围城的。
“刘都尉,你劝董某来此地,董某应了。可董某在此恐也难建功,这张宝守得严密,刘都尉可有破敌之法?”
那些军粮还是有面子的,董卓对刘备很是客气,也没随意迁怒于人。
“怎么,将军收到了天子催促的诏令?”
刘备知道董卓的焦虑,董卓现在确实是很不好办的。
“董某不仅收到了天子催促之令,还收到了司徒公催促的文书……但此城难破啊……”
董卓看了一眼远处的城池,眉头紧锁着。
“之前将军要靠各部义军送粮,但眼下董将军手里已经有了粮,各部义军现在反而得靠将军吃粮了……”
刘备指了指那些豪族凑出来的义军:“他们之前附于卢将军,想靠着卢将军得些功劳,但卢将军稍有失势,他们便弃了卢将军而去。如今他们又附于董将军……但董将军可曾见过他们拼死攻城?”
“董某只能持节调令各家掌兵之人,却无法调动各家部曲,他们自然不会因我之令而决死。”
董卓点头,大体上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但若是我以粮相迫,他们若是散了……”
“他们若是因此散了,那要么视其为逃兵,要么视其与黄巾勾结……就看董将军想怎么说了。”
刘备低声道:“他们不愿付出伤亡,却想揽董将军之功,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董将军你说呢?”
董卓看了看刘备,又转头看了看冀州豪族们的营地,思索着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才转头低声问刘备:“以粮相迫太容易惹众怒了,玄德可还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将军先负个伤吧……然后随便找个人指认某一家有行刺嫌疑。要洗脱嫌疑,就让他率军攻城自证清白……若是攻破了,将军也就得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