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法辩解。
此时天下大乱,各家土地都没人,谁知道他们是死了还是跑了?亦或是加入黄巾了?
刘备持着董卓的军令征收军粮,见了无人荒地确实可以视为无主之地,发卖田地筹集军需本来就是一直以来的惯例。
如果一味反抗不配合,刘备也确实能把甘陵的土地全都‘卖’到东武城那边的。
到时候崔州平那些好友受了损失,那真的很难处理。
如果配合刘备,让这些士族捐粮,刘备会让捐粮的人全都分到土地,甚至可以一寸土地都不给崔家。
这就算是交易,如果黄巾被快速平定,那崔州平这边的士族就能大赚,只有甘陵那些豪族会失去田地。
即便甘陵豪族记恨也只会记恨那些得到土地的士族,毕竟崔家没分地。
但如果不配合,这些士族家里的地就都会被刘备卖给甘陵崔氏,城门口那些士族会蒙受损失,甚至可能被杀。?晓¨税~C~M_S! ^追.最^新·璋!截¢
那么这些人家里也一定会记恨——不仅会记恨刘备,也会记恨占了地的甘陵崔氏,还会记恨没能保住他们族内子弟的崔州平。
因为崔州平是不会被杀的,而且崔家不会有损失。
这些士族死在崔家地盘,但崔家毫无损失,崔州平又当众和刘备“密谋”过,那这事……
刘备确实没法把崔家怎么样,但却能轻易欺负其它各家士族,而且刘备不在乎士林名声。
那崔家的名声怎么办?
他崔州平的名声怎么办?
崔州平很犹豫。
除非公开反抗,视刘备为敌,直接发动族兵将刘备赶走。
崔家有族兵数千人,其他各家也都有仆从家丁,聚集个上万大军不是难事,击败刘备也很可能做得到。
但问题是,此时这种情形,真要是撕破脸,自己还能活?
而如果不撕破脸,士林名声就没了。
刘备这是在挟持自己的名声……
那要不要配合刘备?
不,应该是……要怎么配合刘备?
“哈哈……看来崔兄明白了。我刘玄德做的都是公平买卖,刘某是来征募军需的,谁交了粮,谁就能把甘陵国内的无主之地拿走……谁为大汉效力,谁就该得大汉田地,还有比这更公平的吗?”
刘备见崔州平静下来,也不再低声作态,拉着崔州平一同入了城。
城门的士人们已经让开了路,他们只能听见刘备与崔州平大声说的话,看见刘备与崔州平把臂言欢,言语中似乎是用粮食换了甘陵境内的土地。
这其实不算什么特殊情况,士人们早就习惯用各种方式侵占土地了,他们也不知道崔州平和刘备谈的具体是什么。
入了城之后,刘备与崔州平进了馆舍,没有饮宴,而是单独详谈了一阵。
“刘都尉好手段,崔某出粮便是。但崔某却不知应该如何说服其他人,请刘都尉教我。”
崔州平倒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确实不是那种守财奴,该舍就舍,倒也不会拖泥带水,只是多少有点心怀不甘。
“崔兄,士林名望确实有用,但任何东西都不是只有好处的……备直言相劝,名望本该是锦上添花之事,却不该成为立业大道。我能以名挟崔兄合作,崔兄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让各家出粮……”
见崔州平配合,刘备自然也不再作态:“若是崔兄真想让你那些好友少受损失,或是不想招人记恨,那备也可以先把土地卖给你,你再转手卖回给甘陵那些弃土的豪族之家,让他们出粮也行。反正刘某只要粮食,不管是谁家出的……”
“那,崔某可否借刘都尉兵威劝服各家?”
崔州平看了刘备一眼,倒是有些佩服之意。
“可以,崔兄想不遭人恨,或是想要让人恨备,备全都认。”
刘备微微笑了笑,摇头看着崔州平:“只要甘陵那四万百姓能有饭吃,备不在乎旁人嫉恨,也不在乎有恶名在身……崔兄,不招人忌是庸才,毫无恶名之人才是大奸大恶……”
……
不久后,近十万斛粮食被运到了甘陵县。
数十份土地文书也被刘备签发出去。
刘备卖掉了甘陵西北部清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崔州平又将这些土地卖回给了甘陵各家豪族,相当于只转了个手。
除此之外崔家自己也出了不少粮食,因为崔州平知道,若是刘备那里没饭吃了,多半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