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藏品中,亦是极为珍贵的。”
隆裕皇太后微笑着点头,又拿起一幅画卷,轻轻展开:“此画用的是上等宣纸,墨色历经岁月依旧浓淡相宜。作画者运用工笔技法,人物、花鸟皆细致入微,连羽毛的纹理都清晰可辨。”
我对照账本,仔细核实:“这幅画出自名家之手,亦有乾隆皇帝的玉印私印盖章,价值五千两白银,在书画类藏品中,堪称精品。”隆裕皇太后赞许地看着我,将画缓缓卷起:“皇帝能将实物与账本对应得如此精准,可见平日里用心。皇室资产关系重大,往后更要严谨对待。”
随着隆裕皇太后的介绍,我逐一审视箱内器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账本上的数字,不仅记录着它们的价值,更关乎皇室的兴衰。库房内,偶尔传来物件挪动的轻响,以及纸张翻动的簌簌声 。
我抬眸环顾库房,日光从气窗透入,在各类器物上跳跃,折射出斑斓光芒。一尊尊鎏金佛像庄严肃穆,散发着金属独有的光泽;一幅幅书画卷轴层层叠叠,纸张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保存完好,墨香若有若无地飘散在空气中。
回想起皇太后所说,这些仅仅是内务府耗时十多天清查出来的成果,我的心瞬间被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填满。
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账本边缘,思绪飘远——整座皇宫,亭台楼阁无数,宫殿深邃,每一处角落说不定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奇珍异宝。
此刻,库房内的物件仿佛有了生命,轻声诉说着往昔皇室的辉煌。从开国皇帝的御笔手书,到历代皇后佩戴过的凤冠珠宝首饰,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皇室的荣耀。
我深知,这些不仅是价值连城的财物,更是皇室传承的见证,是祖宗历代先皇留下的珍贵遗产。
想到这儿,我的呼吸微微急促,望着皇太后,眼神中满是坚定:“皇额娘,儿臣定会协助您,将皇室资产清查得清清楚楚,守护好祖宗留下的基业。”
隆裕皇太后目光中流露出欣慰,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一时间,库房里只余物件挪动的簌簌声,以及两人沉稳有力的心跳。
我的眉头紧锁,心中那股激动瞬间被现实的难题浇灭,眼神不自觉飘向库房外。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可如今,高大的宫墙之外,民国政府军警的身影若隐若现,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阻断了随意处置这些皇室物品的可能。
目光重新落回满库房的奇珍异宝上,我紧攥账本的手微微颤抖。虽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随便拿出几件,就能换来巨额财富,可在军警的严密看守下,要想将它们贩卖出去,简首难如登天。
脑海中突然闪过历史上那些皇室为转移财物,以赏赐之名,将珍贵物件一件一件悄悄带出宫的画面。
我咬了咬下唇,心中暗自思量:难道如今,也只能效仿历史,用这种隐蔽的办法?但这么做风险比较小,一旦被察觉,不过是皇室颜面扫地,若是想要正常运出皇宫,经过紫禁城的宫门,若是民国守卫的军警发现,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正沉思间,隆裕皇太后轻咳一声,将我从思绪中拉回。我抬眸看向皇额娘,只见皇额娘目光深邃,似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却并未言语。
库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只有灰尘在阳光中飞舞,仿佛也在为这棘手的难题发愁 。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焦虑,缓缓走到摆放小件器物的木架前。阳光从气窗斜斜洒下,在摆满各类物品的架子上投下斑驳光影。隆裕皇太后迈着沉稳的步伐,紧随其后。
我拿起一个小巧的玉佩挂件,这玉佩挂件通体乳白,质地温润,在掌心散发着柔和光泽。“皇额娘,这玉佩挂件年代久远,虽说价值不菲,但体积小巧,若是以赏赐的名义送出,不太容易引人注意。”
皇太后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一旁一幅尺幅不大的山水画上。画卷泛黄,却难掩笔墨精妙。“这幅画出自前朝名家之手,平日里不怎么起眼,带出宫去,想来也不会有人深究。”
随后,我又从角落里找出一个古朴的鼻烟壶,壶身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这个鼻烟壶工艺精湛,体积又小,藏在衣物中带出,应无大碍。”
皇太后细细端详着鼻烟壶,思索片刻后点头赞同:“就挑这类物件,每次带出数量不宜过多,务必低调行事,切不可露出破绽。”
我们母子两人一边挑选,一边小声商议。阳光渐渐西斜,在库房地面拖出长长的影子。尘埃在光线中飞舞,仿佛预示着这场隐秘行动的艰难。
挑好物件后,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进一个海南黄花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