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傻愣愣的挠挠头,他也没想到以后的朱棣还干出这事了,傻笑道:“还怪聪明的。”
建文年间
皇宫内,朱允炆在惊讶过后,双拳紧握怒急反笑,“燕王叔、朕的好叔叔可真是厉害,谁又能想到堂堂燕王竟然会做出装疯卖傻的事情?”
吴王府上,朱允熥没忍住笑出声来,“也是没谁了哈哈哈。”
笑过后,朱允熥又继续好好照顾媳妇,吴王妃生了个女儿,一家三口未来的日子总算是有点盼头了。
北平的燕王府,此刻也有一番波澜。
永乐年间
见光幕真说到自己,朱棣此刻反而平静了,后世都有人夸他是永乐大帝,他有什么好想不开的。
“这叫兵不厌诈,懂不懂,当然也是朱允炆自己蠢,但若不是他太愚蠢,也不会有如今的我。”
朱高炽没想到老爷子现在变得这么豁达了,还挺不可思议。
朱棣瞟了大胖一眼,“老大,你瞅啥?”
......
{第三位、唐伯虎。
相信看过唐伯虎点秋香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
他家祖上唐俭,是唐初时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
在他24岁那年,他爹娘、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也衰落下来。
唐伯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桃花庵歌》…
这首诗是他距离科场舞弊案六年后所作。
因为舞弊案事件,他的功名被革除,在后面这几年的生活中,心境和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唐俭:??他后代?
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唐俭也打起精神来,怎么说也是后代。
“这小子有点霉运在身上啊,但诗倒是写得还不错。”
前面这些朝代的文人墨客们也在欣赏这唐伯虎的诗。
陶渊明还挺喜欢的,光是这诗中的传递的思想就很豁达。
明朝
朱祐樘还记得这场舞弊案,不过说这些没什么意义。
唐伯虎双手捂住眼睛,忍不住哭出声来,原本发奋努力考取功名,但哪知道世事难料啊。
{至于唐伯虎装疯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要起兵谋反,就聘请各路人才。
而唐伯虎察觉到对方的企图后,为了避免自己受到牵连,就装疯。
他光着身子在南昌城内到处跑,弄得城内百姓都不得安宁。
宁王见他这疯样,也不再理会他了。
至于宁王,最后也是造反失败,被王阳明俘获,结局逃不过一个死字}
朱元璋这下是真的怒了,“这些混账,就不能好好过点安生日子,造反?吃饱了撑的?”
朱棣语气还算是平静,“宗室人口也不少啊,总有人惦记着当皇帝。”
朱祐樘脸色很不好,咬着牙道:“宁王?朕倒是没想到他野心这么大。”
不过现在不是思考的时候,他还得忙着传大臣们进宫,赶紧把朱宸濠的事情解决了,不然拖着难免多生事端。
正德年间
朱厚照看到宁王谋反的消息反而兴奋了,“朕要御驾亲征,活捉宁王。”
身边的贴身宦官苦着脸,皇上的想法他们哪能管得了哦。
王阳明同样对宁王谋反这事十分惊讶,但现在他还在被贬在外,哪知道宁王的事情先爆出来了。
王华想得远,看样子他儿子后面是慢慢好起来了。
至于宁王朱宸濠正看着光幕咬牙切齿,即便现在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等死他才不干。
{第西位、徐渭。
徐渭是明朝中期的人物,也是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他以前担任过浙首总督—胡宗宪的幕僚。
胡宗宪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但他和严嵩奸党勾结,徐渭佩服他的抗倭精神,虽然对他依傍严嵩不满,但思考再三后,还是成了胡宗宪的幕僚。
严嵩倒台后,胡宗宪没多久被下狱,徐渭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不妙,担忧自己受到迫害。
由于他早年经历和本性较为偏激,以至于对人生失望,发狂之下用铁钉钉入自己脑袋,又用锥子钉入自己的肾脏,自杀了九次,当然都被救了回来。
又一次徐渭发病,因为怀疑继妻不忠,将妻子杀死,坐牢了七年。
首到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大赦天下,他才得以出狱,这时候他己经53岁了。
徐渭应该不算是装疯,他或许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