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官复原职。
虽然袁凯回归了朝堂,但每次上朝,朱元璋就当着大臣们的面,说袁凯是持两端者,这也太羞辱人了。
袁凯就装疯病,但朱元璋不相信,让人用锥子扎他,袁凯忍住不动,对上大笑,朱元璋见此才放他回老家。}
前面朝代的帝王们看的也是无言以对,这朱元璋,他们该说什么好。
各朝的文臣武将,算了,同情的话说尽了,有时候,这幸福感就是对比出来的。
百姓们话都说不出来了,毕竟看到这些可怜的大臣后,原本羡慕当官的,现在羡慕的人也少了,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啊。
洪武朝
洪武大臣们差点没哭得个稀里哗啦,基本上都是想到了自己的命运。
袁凯家的邻居们,此刻更同情袁家人了,只是大家却不敢去关怀几句,怕到时候也惹祸上身。
袁凯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容易嘛他,“我就是想要活着而己,仅此而己啊,为何会轮到这种地步啊。”
袁家人也哭,他们的要求不高,但现在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罪?欺君啊,要灭族吧。
应天府皇宫内
朱标看着视频内容也不忍心,“爹,你看到了吗?就别去找他了,让他们一家人好好生活吧。”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会儿,“爹知道了。”
后宫中,马皇后擦了擦眼泪,她丈夫的性子,也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劝住。
{袁凯回老家后,朱元璋的疑心病没有消失,他又派人去传旨让袁凯回来做官。
回到老家的袁凯,也没有就此忘记装疯。
等传旨的人来了后,看到袁凯衣衫褴褛、脖子上套着铁链,觉得此人是真疯了,就禀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还是不信,又派人继续监视。
袁凯就放大招了,让家人用炒面搅砂糖,做成屎粪,趴在地上吃。
这监视的人一看啊,这人在吃屎啊,立马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这才相信他是真疯了。
等朱元璋死后,袁凯的‘疯病’也好了,才得到善终的结局。}
百姓们掬了一把同情泪,一般他们也不会随便同情这些当官的,但谁让这家伙实在是太可怜了。
当然其他时空还能议论议论,但明朝的百姓们只能在心底同情一番了。
而其他朝代的大臣们,只觉得这个同行真是悲催,但相比洪武朝其他那些不得善终的大臣,也算是活得久一点。
李世民还很感慨的说:“后世人不愿意去给朱元璋干活,是正确的,这风险的确是太大了。”
李泰不免吐槽道:“这朱元璋疑心病真是太重了。”
李丽质点点头,“这袁凯真可怜啊,”说着还扭头看向李世民,笑道:“还是阿耶好,嘻嘻,后世人都夸阿耶呢。”
李世民闻言很高兴啊,摸了摸乖女的头,“哈哈哈,丽质就会哄阿耶开心。”
......
后面的明朝皇帝们不好评价这事,当然也不会去找袁凯后人的麻烦,现在这种情况,他们又不傻,岂不是要引起更大的舆论。
洪武年间
朱元璋己经接受了儿子的提议,不找袁凯的麻烦了,他也有反思,但习惯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远在老家的袁凯,并不知道京城朱元璋的态度,现在一家人正心如死灰的等待着朝中来人。
{第二位、燕王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要削藩。
朱棣是藩王中实力强劲的存在,自然是朱允炆的重点关注对象。
为了打消建文帝的猜忌,朱棣就开始装疯,在闹市里大喊大叫、大热天的还披着厚棉衣,围在炉子边烤火...
他的这些异常行为也让建文帝派来监视的人相信他是真疯了,成功为之后的靖难之役争取到时间}
前面朝代的皇帝们还很惊讶,没想到朱棣还有这一面啊。
而有野心的宗室皇子们,瞬间悟了,瞧瞧,怪不得造反的王爷只有朱棣成功了,装疯都是一流的,他们还得多学学。
洪武年间
朱元璋才打起精神来,结果就看到了他家老西的‘光辉事迹’。
朱元璋额头上一排黑线,“朱棣这小子,从哪儿学来的这一套?不会是袁凯吧?”
朱标也不清楚,但他还是理解朱棣的做法,主要还是朱允炆那倒霉儿子弄出来的一堆事,不然也不至于装疯卖傻了。
燕王府上,燕王妃徐氏还很吃惊的看着光幕,随即眼神又充满了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