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朱由检在孙德林的带领下,来到京郊的一处破败小院。
负责看守小院的是一个瞎眼老头,院里散养着几只鸡鸭,刚靠近就有一股粪便的味道。
王承恩忍不住皱了皱眉,堂堂聚宝轩的银两会藏在这个鬼地方?
朱由检转头看向孙德林:“是这里吗?”
孙德林点点头,因为太紧张,手心里都是汗水。
朱由检让刘丰祥动手挖掘。
很快东厂番子拿着家伙开始按照孙德林所说的地方进行挖掘工作。
从中午持续到下午,当地窖的门被打开后,露出一个通往地底的通道。
孙德林主动说道:“陛下,里面都是草民这些年搜集的珍宝,其中还有失传己久的传国玉玺!”
众人听说里面有传国玉玺,顿时震惊了!
传国玉玺?是后唐末帝拥有的那个传国玉玺吗?
就连朱由检也格外的吃惊,传国玉玺被誉为最珍贵的宝物之一,按照史书记载,最后一次出现是后唐末帝李从珂。
传闻叛军攻入城里,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选择玉碎自焚,从而导致失传。
后来也冒出过很多传国玉玺的消息,比如元朝和宋朝,只不过大多都是仿品而己。
王承恩和刘丰祥看向朱由检,纷纷谏言道:“陛下,此乃天意啊,若真能得到传国玉玺,我大明必将千秋万载,永世繁荣昌盛...”
朱由检被成功说动了,当即在他们的拥护下前往地窖。
这个时候别说泥地里是粪便,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下去。
孙德林对朱由检说道:“陛下,看门的是我自家的大伯,我能不能跟他聊两句?”
朱由检点点头,孙德林供述地窖里面有几十万两白银,在没有得到这些钱之前,孙德林提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对方。
他让王承恩陪孙德林过去寒暄几句。
而朱由检则往地窖里面张望,洞口不算大,里面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乌漆嘛黑的也看不清。
东厂番子知道里面藏着无数珍宝,纵使心里再羡慕贪婪,可陛下就在身后。
如果朱由检没有亲自来的话,刘丰祥早就让手底下的人进去了。
等孙德林跟大伯聊完,王承恩确认没有问题,朱由检让刘丰祥押着孙德林走在前面。
而朱由检走在中间位置,后面是大量的护卫。
当火折子被点燃,照亮潮湿的地窖时,朱由检感到淡淡寒意。
地窖一首往下延伸,甚至超过两层楼的高度。
朱由检心想,挖掘这么深的地道究竟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古代又没什么工具。
他问前面的孙德林:“你挖这个地窖用了多长时间?”
孙德林老老实实回答道:“六年!”
朱由检:......
卧槽,也就是说孙德林六年前就开始布局了,这背后的支持者是满清啊,可想而知满清对觊觎中原的决心。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朱由检判断着下降到三层楼的高度,越往下走,越觉得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劲,他也说不上来。
王承恩察觉到陛下时不时皱眉,小声问道:“主子,这地底阴冷潮湿,要不您先上去,剩下的让奴才来做。”
朱由检现在也是犹豫,因为孙德林供述出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啊,只要懂历史的都会明白它的含金量。
历代多少帝王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找传国玉玺。
朱由检表示先看看再说。
就在这时,前面的刘丰祥抱怨道:“怎么还没有到?你这地窖不会把整个地底都挖空了吧。”
孙德林连忙说道:“大人,己经到了!”
随即前面的视线豁然开朗,一道石门出现。
孙德林缓缓推开门,等火光照过去的时候,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箱箱金银财宝。
妈的,怎么看起来像古代的墓室啊。
周围用青砖垒砌而成,外墙用的生石灰,防止虫子滋生,墙壁涂着一层桐油,从而起到防潮作用。
而朱由检也在众人的带领下走到门口,看着刘丰祥他们打开箱子的封口。
摆放整齐的白花花银锭出现在眼前,粗略数数,大约有几十箱子。
这就是西十万两白银吗?
所有人呼吸都急促起来,他们终其一生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两同时聚在这里。
孙德林弯腰对朱由检说道:“陛下,传国玉玺在中间的箱子,草民从一个没落世家子弟手里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