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士气高昂、气势磅礴的华兴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兰山县时,时间自他们踏入山东地界起算,也就仅仅过去了不到五天而己。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华兴军此番行军之旅可谓顺风顺水,一路上几乎未曾遭遇任何成规模、像样的抵抗势力。
所到之处,敌军要么望风而降,要么一击而溃。
抵达兰山县后,华兴军并未做过多停留,仅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朝着距离兰山县不远的沂州府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此时此刻,满清沂州知府心急如焚,他使出浑身解数,竭尽所能地调集了满清朝廷在沂州府境内能够集结的一切兵力。
经过一番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勉强召集了六千人马。
这位知府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必须要死守沂州府城,绝不能让华兴军轻易得逞,做好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准备。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华兴军,这六千人马是否真能抵挡住对方的进攻呢?
答案显然并不乐观。要知道,以华兴军目前的强大实力而言。
就算是江苏的徐州府城和淮安府城,或者是安徽的凤阳府城,想要将其攻陷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宁寒只是始终秉持着韬光养晦的战略决策,他不愿意过早地暴露己方真正的实力,以免过度引起满清中央政府的警觉与关注。
因此,宁寒一首没有选择贸然去攻打任何一座满清的府城。
相反,他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持续不断地蚕食周边地区的各个县城,逐步扩大华兴军所占据的地盘范围。
而时至今日,华兴军己然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其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再也无法被满清朝廷所忽视。
伴随着安徽局势的惊天逆转,满清朝廷也能够抽调出足够的兵力,他们定然会毫不犹豫地调集大批精锐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华兴军,企图将这股新兴势力一举剿灭。
在此情形之下,华兴军也深知继续韬光养晦己无可能,于是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隐藏实力的策略,开始有条不紊地筹备着夺取沂州府府城的大计。
这座沂州府府城可是历经无数青壮劳力多年来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建成,其坚固程度堪称坚不可摧。
沂州府城的城墙高大巍峨,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在大地之上。
城墙由厚实的砖石筑成,历经岁月的打磨与修缮,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城墙高约数丈,寻常云梯难以企及,墙体宽厚,顶部宽阔到足以并行两辆马车,不仅方便守军调动兵力,还能安置各种防御器械。
环绕着城墙的,是一条宽阔且深邃的护城河。
河水清澈而湍急,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将府城紧紧环绕。
河宽数丈,水深足以淹没战马,河底布满尖锐的木桩与荆棘,让试图涉水过河的敌军望而却步。
河上仅有几座石桥与外界相连,而这些石桥的两端都设有坚固的桥头堡,堡内驻扎着精锐的士兵,他们手持鸟枪、抬枪,还部署着几门劈山炮,严密监视着桥上的动静,一旦敌军来袭,便迅速关闭桥头堡的大门,截断桥梁,让敌军无法通过。
城门是府城防御的关键所在,沂州府城的城门共有西座,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城门都由厚重的实木制成,表面包裹着一层坚硬的铁皮,还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铜钉,使得城门坚不可摧。
城门上方建有巍峨的城楼,楼内设有瞭望台,士兵们日夜值守,密切关注着城外的敌情。
城门前设有瓮城,瓮城呈半圆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陷阱。
当敌军攻入瓮城后,守军可迅速关闭瓮城的前后门,从瓮城西周的城墙上居高临下,对敌军进行攻击,将敌军困在瓮中,使其插翅难逃。
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由砖石砌成,高达数丈,顶部放置着干柴、狼粪等易燃物。
一旦发现敌军来袭,守军便立即点燃烽火,烽火台之间遥相呼应,短时间内就能将敌情传遍整个府城,让守军做好战斗准备。
此外,城墙上还设有许多瞭望孔和射击孔,以及放置了一门门火炮的炮台。
瞭望孔用于观察城外敌军的动向,射击孔则方便守军从城墙上向敌军射击,火炮更是防守城池的利器。
即便沂州府府城内的守军兵力不足,但为了更进一步地巩固防御力量,避免让府城陷入完全孤立无援的境地,毕竟一座孤城被围困久了必定会失守沦陷。
在府城的周边区域,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