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朝内,然后推手举至额,自上而下曲身低首。
这种揖礼,叫“天揖”,多用于正式场合,比如祭祀、冠礼、婚礼等,面对尊长可行此礼,也用于君王对诸侯和本家同姓诸侯的礼节,恭敬程度比“时揖”更胜一筹。
可见吴少爷把姿态摆得很端正,甚至有些低——都把身边这位当尊长了,还要怎么着?
吴歧边行礼,边和身边“人”告罪,口称“见琴心喜”“擅自动琴”“还望赎罪”云云,最后又问身边“人”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
也不知那“人”和吴歧说了什么,就见吴歧又是一拜,“原来是琴兄,在下吴歧,幸会。”
拜毕,吴歧又一脸“真诚”(假模假样)叹道:“愚弟不才,相识满天下,知心者不足一二。今见贤兄,又与贤兄共合琴曲,此生无憾矣。”
听到这句话的解连环:“……???”我请问呢?
当叔叔的一下就愣了:不是?这孩子在说什么?怎么才见人家没多久,话都没说两句,张口就喊人家“贤兄”,还说什么“此生无憾”了?
虽然他大概明白孩子想干什么,但这话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解连环转念一想,又有些喜滋滋的:尽管话是夸张了一点,但该说不说,这孩子的小嘴儿,是真甜啊~~跟喝了十吨蜜似的。
瞧瞧这真诚的表情,再配上这几句感人至深的话,谁听了不迷糊?那真是久逢知己,相见恨晚的感觉。
且不提孩子身边“人”听了怎么想,这话要是对他解连环说的,就算他对这孩子有些了解,又常年经受孩子的“糖衣炮弹”,也得立马握着孩子手,和孩子结拜了吧?
从此以后,孩子喊他“连环叔”,他喊孩子“好兄弟”,各论各的,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种如同脱缰的“四不像”一样的想法,不多时便被解连环收敛了。
因为他看到上一秒还在和人说甜话的吴歧,此刻正用一种“叔你没事吧?”,一言难尽(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手上还拿了个上好的镂空雕花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