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抬起了头,锐利如隼的目光中,似乎暗藏着些许阴霾。
既然杀不了刘备,何不干脆作一个顺水人情,多一个暂时的朋友,总比多一个大厉害的敌人要好。
颜良顺水人情,免了刘备的一桩难堪,他自然对颜良由衷的感激。
只是他那临行前的一番嘱托,却险些害得自己丧于关羽刀下,颜良对他这张乌鸦嘴自然深以为忌。
刘备当初把家小都丢给了关羽,一人逃到了河北,当然不知土山之约,更不知关羽的难处,或许便是因此,才会对关羽的忠诚产生怀疑。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仿佛生来就高人一等的骄傲。
如今若是给审配等人找到借口,他们难保不会借机打击刘备,而袁绍这个人又疑心重,最后虽不见得会拿刘备怎样,但给刘备脸色看却是再所难免的。
刘备说话时,总是洋溢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不过这念头方才产生,就给他当场否定。
凭心而论,颜良对刘备确实还是有些钦佩的。
打发走刘备之后,颜良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
他移步凑近颜良,小心翼翼道:“颜将军能识破曹贼的诡计,刘备打心底里佩服,只云长之事,颜将军在袁公面前,不知会……”
宽阔的军帐中,左右两边各点着八支巨大的火炬,映得帐中温暖明亮。
昨天跟关羽惊心动魄的一战,消耗了极大的体力,直到现在他已经一天一夜未合眼,精神体力已是相当的疲惫。
“刘使君放心,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不会跟袁公说的。”颜良自然领会他的言下之语,顺水推舟卖了刘备一个人情。
“备当年蛰伏于曹贼手下,为的就是摸清他的底数,说句大话,天下间没有比我更了解此贼的。”刘备口气很大,语气也有点得意。
傍晚时分,被荀攸之计诱往延津的袁绍,终于率领着袁军的主力兵团,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刘备眼中掠过一丝喜色,急忙长身一揖:“颜将军深明大理,备在此谢过。”
“我命你攻打白马,你不得我将令,为何擅自退回黎阳?”袁绍冷冷问道,言辞中分明流转着怒意。
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客观的看袁绍,颜良深深的感觉到,眼前这袁本初,绝对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刘备说这话是,像是在问颜良,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吃饱喝足,精神恢复的颜良,便前往中军大帐去见袁绍。
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人,正是四世三公出身,拥有四州之地的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袁本初。
那个人,就是袁绍。
刘备没把话说完,而是眉毛微微挑动,做了个暗示。
颜良有些疲惫,也不想跟刘备太过废话,便问道:“刘使君来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那是一张堂堂正正的脸,岁月留下的沧桑,难掩那一份依稀可辨的俊朗,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流转着一种不凡的光泽。
眼前所站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蜀汉先主刘备。
但结果却是公孙瓒了,袁术忧愤而死,袁绍却成了天下第一大诸侯。
颜良锐利的目光,无时无刻不观察着刘备,他眼神中那一瞬间的动摇,怎逃得过颜良的眼睛。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操,一个更加了不起的枭雄。
此人非同一般,既然自己早就知道他的厉害,何不趁机除之,也算替自己先除去一个极强的对手。
此念一生,颜良便有心将关羽之事透露给袁绍,借袁绍之手除了刘备。
此人以织席贩履之出身,奋斗飘泊半身,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最终竟然在这世家称雄的时代,三分天下有其一。
颜良迫切的需要休息,因为他还要养精精蓄锐,准备应付另外一个人物。
颜良就知道他是来打听这事的,心说能没有么,我可是差点做了你那好义弟的刀下之鬼的。
如此一个人物,留着岂非祸患!
这也难怪,自刘备投奔袁绍以后,以审配、逢纪为守的河北士人就一直排挤他,而这些人又很得袁绍的信任。
“末将拜见主公。”颜良心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