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刘贤带人一直沿着靠近江边的山林寻找,他认定孙权一定会不顾一切的想着以最快的速度逃回长江对面。
进入山林中,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刘贤不由得想起了《水经注》里曾有过一段描述:“山高谷深,飞鸟难越,唯有猿猱可渡。”
现在,他算是亲身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刘贤不愿轻易放弃,再次发话,“传我将令,凡抓获孙权周瑜者,赏千金!”
将士们四处散开,不断的扩大范围,展开追击。
刘贤本来胸有成竹,他自认已经把附近的渔船都收拢了起来,孙权很难渡江,却没有想到,关键时候,周瑜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反其道而行,竟劝说孙权暂时放弃渡江回去,朝着相反的方向,深入到了大别山腹地。
这种做法,一开始孙权很不理解,黄盖、周泰等人也不赞成,可是事实证明,周瑜是对的。
这一日,他们躲在一处山洞中,孙辅匆匆来到孙权的面前,说道:“主公,吕布和刘贤一直沿江边搜寻,并没有派人深入到这边搜寻,我们暂时安全了。”
孙权将身子靠在了山洞的石壁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四处看了看,身边还剩下不到两百人。
回想当初带来了三万人,孙权做梦也没想到,会落到这般地步。
一想到这一切都是刘贤造成的,孙权便恨得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如果他要是知道步练师喜欢的是刘贤,估计心里会更加难受。
后来吕布派人催促,让刘贤返回,刘贤只好让徐晃继续带人追击,而他则原路回到了皖城。
一见面,吕布便询问追击的怎么样了,刘贤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或许是天不灭孙权吧,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或许他已经过江了也说不定,公台刚刚送来消息,陛下对我等甚是牵挂,当然并不是陛下催我们要回去,而是袁谭派使者来了。”
刘贤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那好吧,我让徐晃继续带人追击,我们就先班师回去吧。”
翁婿两人做出决定后,马上就整顿兵马离开,鲁肃自然继续留在庐江,担任太守。
不过临走前,刘贤不忘去了一趟步家,本想告个别,步练师眼中带着一丝羞涩和期待,对他说:“刘公子,我想让族人一同搬到寿春,不知你能否应允?”
刘贤很痛快的就答应了,“那好,我派人帮你们。”
转身把步骘叫到身边,“子渊,这件事交给你了,这一次步家帮了我们大忙,回到寿春,见到天子后,我一定替步家请功,让天子厚赏你们。”
步练师这么做,一是为了家族着想,另外自然也有一些私心,想离着刘贤更近一些。
鞭敲金蹬响,齐奏凯歌旋。
中兴二年,正月十三,吕布一行人顺利回到了寿春,天子亲自带人出迎,给足了面子。
见面一番叙谈后,刘协又举行了一场庆功宴,吕布很是得意,在酒宴上将此番经过仔细说了一遍,刘协连连称赞,目光几次看向刘贤,眼中满是赞赏。
刘备坐在席间相陪,脸上面带笑意,心里却颇为羡慕。
关羽和张飞也回来了,张飞在他旁边,叽叽喳喳,兴奋的说个不停。
“兄长,你是没看到,那孙权究竟有多么狼狈,就算这次他不死,也是元气大伤,这一次杀敌,真是过瘾,那叫一个痛快!”
张飞越说越兴奋,还不时的挥舞着拳头,比划着战斗的景象,刘备越听,心里越觉得苦涩。
他并不是抗拒九卿的高位,可是做了宗正,整天留在寿春,这不是刘备想要的。
别人都在建功立业,刘备却已经捷足先登,提前位居高位,可他心里却一点都不觉得高兴,他希望自己能亲自帮着天子平定天下。
并不一定非要亲自冲锋陷阵,去疆场和敌人厮杀,但也不能总待在寿春吧?
做一个朝堂宅男,这有什么意思呢?
吕布和刘贤却可以出兵征战,奉诏讨逆,就连自己的两位兄弟,也能效命疆场,杀敌立功。
举起酒杯,刘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只觉得这酒喝进肚子里愈发的苦涩。
伸手在自己的腿上摸了一下,刘备不由得心中感叹,髀肉又长了不少。
不少将领都起身离席,纷纷走到吕布和刘贤的面前敬酒,他们有说有笑,相谈甚欢,刘备看在眼里,又是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