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破格提拔的问题,而是‘治理型干部’体系的雏形。”
“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人,是好人不能动、能动的人不合格。”
“潇湘这一步,虽然政治风险高,但如果能成功,未来可向整个中部复制。”
第十天晚上,李一凡在省政府六楼会议室内,召集组织部、办公厅、纪委、政数局四家一把手碰头。
这不是文件会议,而是一次“闭门定策”。
他喝了一口茶,语气缓慢而有力:
“我们现在正在重建这个省的权力地基。”
“什么是地基?不是哪个人、哪个派系,而是让权力找到能动的人、做事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们太急,太冒险,但我不怕。”
“我怕的是十年后,这个省的干部体系还像今天这样——年年守摊子,月月跑手续,天天批公文。”
“从今晚开始,把这套‘潇湘干部模型’推进全省。”
“需要谁的签字,你们告诉我;需要谁让位,我来办。”
“我要一个不靠裙带,不靠背景,不靠混日子的干部体系。”
全场鸦雀无声。
唯有屏幕上,潇南新区的实时路况平台还在闪动,跳出这样一行字:
【高新区九号路】系统测试报告上传成功,责任人:唐臻,破格提拔候选人编号:b4732。
这一晚,李一凡批示了17份文件,免去4人职务,提拔6人为代区长、副县长、数据中心主任。
其中3人,年龄不满35岁。
系统性的权力重塑,正在静悄悄地改变潇湘的每一个县市、每一个窗口、每一个平台。
但没有人知道,几千公里外的京都某处,林老也在看着这些动向。
“权力之根,不在高处,而在地基。”
这是林老留给林建国的一句话。
也是李一凡此刻心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