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像
南湾区分局周围街区是名副其实的旧城区,以分局大楼为中心的方圆几百米内,没有一座五层高的小楼,临街两侧尽是贴着白瓷的三层建筑。
为了快速步入城市化,城建局也不止一次地跑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可日子过得太安逸,谁也不像搬谁也不想迁,也就让这片区域的改制工作成了城建局的最大难题。
分局大楼八点钟方向有一条直通人民路的小巷,只要延着这个巷子走上百米,就能看到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因为是新修的路,所以还能闻到很重的沥青味。
棕黄色战术靴的鞋带没有昨日系得那般懒散,鞋绳贴合着脚面弧度崩得紧实,脚踝处打了两道结,多馀的细绳就被仔仔细细塞进鞋舌两侧。
化雪的第二天,温度比下雪前还要寒冷,难见阳光的小巷也难见人,积雪没有被人破坏过,干干净净的像铺了一层柔软的棉絮,延申到他看不见的尽头。
他视线微垂,盯着地上一长串梅花型脚印。
显然在他到来之前,这个隐蔽的巷子,已经被某个小家夥儿发现了。
咯吱咯吱声响,他踩着雪,在那串小脚印旁,留下一串更大更深的痕迹。
嘟——嘟——嘟——
耳边嘟声过了三下,咵一声,对面接听了电话,不等他说话,那边就压着声音,劈头盖脸地丢过来一长串责问。
“杨卓琛,你知道这些年缉毒大队死了多少人,你知道昆城那边为了缉毒牺牲了多少同志!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这药哪儿来的!这是违禁品!这里边加的致幻类毒品,全是能让总局亲自来审你的东西!我拜托你清醒点,你别自己乱来,这事儿最低也得上报给司局,境内不可能出现的毒品种类出现在这个药丸里,你明白我的意思,他绝对和境外有联系!”
巷口,棕色棉夹克男人斜靠在小楼背面,同色系鸭舌帽只露出男人凌厉下颌,他动作缓慢地转动方向,稍一擡头,躲在阴影里的那双狭长双眸便露出全貌。
目之所及,是分局所在方向。
“喂?老杨?喂?喂!这破信号,你能不能听见我说话?”
在听到那头人拍打听筒的噪音后,杨卓琛蹙起眉,擡手拉开了与手机的距离,双目不断巡视着分局外围的车辆行人。
“致幻类丶毒品?”杨卓琛低声重覆了张河口中的重点,察觉手机恢覆安静,才凑近耳朵,再次张嘴道,“境内不可能出现?”
张河长长一道吸气之后,似乎隔着电话点头,“没错,它伪装成药品形态出现,需要无数道处理工序,可能,需要一个实验室或者专门为它存在的工厂,才能做到这样的纯度。”
杨卓琛听着对面的解释,视线定在分局门外一个摊贩身上,那摊贩背对他翻动烤炉里的红薯,动作并不老练,甚至在杨卓琛的注视下,那人还被烫了一哆嗦。
眯眼时,杨卓琛右眼跳了几下,他向后退了一步,藏在暗处继续观察着周围的可疑人物,出声打断了张河口中的话题。
“知道了,等我回来,我亲自找司局汇报。”
“欸不是?你走了?你不是说这两天就留在区里吗?我说等你一早上你也没来呢。”
张河的话听不出任何异样,但分局周围的布控,又不得不让杨卓琛继续试探,“突然有事得走,我刚下楼扔垃圾听说分局有行动,这是出什么大事了。”
“行动?我不知道,再说我一个痕检科坐办公室的,他们出外勤也不能告诉我,不过你昨天是在楼上吗?我回去的时候不晚啊,没见你那屋亮着,你现在刚走啊……”
杨卓琛耳边张河的声音渐渐飘忽,他眼睁睁看着分局大院里集结了中队,交替闪烁的红蓝光映在杨卓琛眼底,他脚步后撤,分神注意着外围几个观察点,悄声退回巷子。
直到周身再次陷入阴冷的环境,他不再听张河那头的说辞,嘟一声挂断电话,小跑着,穿进小巷中的居民楼。
在他走出楼区时,面前站牌稳稳停下一辆公交车,车门打开,多是上车的人,杨卓琛留意了这辆公交车的运行路线,被人群带上汽车。
——‘叮咚,津海市南湾区公交总站提醒您,汽车即将起步,请拉好扶手,下一站,南湾区公安分局,下车乘客请注意……’
“哦哟,这是警察出警啦?”
“欸真是,好几辆警车,这得抓什么人哪!”
“也不响警笛,看样子还要悄悄抓人。”
“谁知道,反正是咱给人家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