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到京中粮食的供应渐渐紧张,贝言提前便发报给了紧急事务小组,让他们尽快搜罗粮库做好准备。当然,以数十年来的政策惯性,要想大规模向境外(“异时空当然也算境外!”)输出粮食是绝无可能的,紧急事务小组不得不另辟蹊径,设法绕过这道不可逾越的底线,换言之,也就是需要做出“变通”。
尽管如此,当向亮看到对面呈送上来的文件时,依然大觉匪夷所思,乃至于愕然出声:
“过期兽用饲料?”他在话筒前挥舞着文件:“——这就是你们申请下来的结果?”
“……向先生,请您理解一下这边的难处。”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声调有些发虚,但仍然据理力争:“您也知道,为了确保境内的粮食安全,大宗粮食出口一向是被严厉禁止的。这还是我们好不容易才要下来的口子……”
向亮张了张嘴,霎时间有些说不话来——要是换别的理由,大概他还可以反唇相讥阴阳怪气,乃至于怒喷一句“少找什么借口”;然而“粮食安全”这顶帽子真是无大不大神鬼辟易,足以轻松压倒一切反对意见。甚至就他自己的经验来看,紧急事务小组能顶着这顶帽子做到如此程度,大概率也是真的尽力了……
所以他的声音也低下来了:
“……那也不能是兽用饲料吧?还是要给人的吃呢。”
“是这样的向先生。我们这边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采用的都是上好的饲料……”
“上好的饲料就不是饲料了吗?!”
“向先生,这并不是普通的饲料——”
“再不普通的饲料也是饲料!”
“请听我说完。向先生。”工作人员心平气和:“这是我们以饲料名义进口的陈粮,在安全性上并不存在问题,只不过存放太久口感较差,无法正常销售而已……”
向亮不觉愣了一愣。他对粮食进口所知不多,但大概也知道“陈粮”的底细。说句老实话口感的确不怎么样,但毕竟是被仔细选育之后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新品种,换到中古时代搞不好还能算是珍馐。只不过……
“只是陈粮而已么?”
“好吧,还稍稍有那么一点抗生素过量的——瑕疵。”工作人员只能尽力辩解:“但这点小事,在现代或许是个问题,在中古时代还是问题吗?搞不好多摄入一点抗生素还有好处,预防预防感染什么的。”
听着这样的强词夺理,向亮不觉哼了一声。不过说得确实也没有大毛病。现代社会严防抗生素滥用是害怕耐药菌,但古代人哪里有资格感染什么耐药菌?口服抗生素就当是提前杀菌了。再说,如果实在过意不去的话,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法。
于是向亮开了口:
“如果运输的是原粮,那么折损实在太大,我们这边也没有大规模加工的能力。”他道:“因此我的意见,是希望能在现代这边加工,然后将精制的小麦与大米运来。”
这是很自然的要求,于是工作人员一口答应,顺便问他在加工上是否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总的来说,是希望尽量能改善精制米面的口感。最好能符合中古时代上层的口味。”向亮强调道:“鉴于当下的状况,我们还是要为未来的消费者做考虑的 ……”
第141章 变故
数日之后, 齐王命人送来了几页书信,让沐晨等“共同鉴览”,措辞之中语气微妙, 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几封书信都是两府重臣日常交谈的记录,显然是齐王安插在政事堂的内应所书。当然, 能混到政事堂高位的无一不是人精,自然対身边的眼线心知肚明。因此, 书信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关痛痒的废话闲话,由于宰辅们高妙绝伦的文学修养, 比喻引申乃至用典还相当之云山雾绕, 富有美感。所幸齐王熟知自己这些怨种盟友的文学水平,因此相当之贴心的在记录背后令人做了注释, 还特意以朱笔勾出重点,供人参阅。
而就几人草草翻阅的印象来看, 这些贵人们措辞虽然弯弯绕绕, 但彼此交谈时话里话外总离不开一件事:粮食。
沐晨不觉有些惊异:“政事堂也知道炒粮的事情了?”
贝言微微一笑:“大臣们备位宰辅,当然是事无大小,均当预闻。京中粮食有波动是天大的事情,政事堂现在才有所反应, 倒不如说是迟钝缓慢之极。而且这反应的方式也有点怪异……”
他伸手点了点几处标红的文字:
“——既然已经察觉到粮食的波动,为何不俱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