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温度这个概念,朱安宁还快速补充了空气成分这个概念,他没有讲太复杂,就用燃烧吸水的小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可以帮助燃烧的物质,这个物质占比五分之一,称呼氧气便是。
“氧气是助燃剂大家应该听懂了,如果能够提纯氧气,事实上是可以让燃烧变得更加剧烈的。”
朱安宁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而和火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陶广义,是立马补了句:“剧烈燃烧就是爆炸,那只要能提纯氧气,不就能轻松让木炭这些烧爆炸?”
“老陶,脑子很活嘛,但是呢,这是不可能的,即便你提纯到了纯氧,这纯氧和木炭的接触面不够,简单来说就是,剧烈燃烧要引发爆炸,需要极快的时间内让氧气和可燃物混合后点燃。”
“那我磨碎木屑加纯氧可以么?”
“这应该就可以了,但是老陶……纯氧太难了,这个思路现在不行。”
“好吧……”
陶广义听完自然是有些失落。
只是,这并没有让朱安宁的授课停止。
看下面三人接受能力都还可以。
他继续讲完了剩下的那点化学内容,然后转到了物理上。
起手便是杠杆,这东西看似简单,实际原理也真是简单。
但是运用范围广啊。
“九九表大家都会用吧。”朱安宁先问了一嘴,却是引来了朱橚的一声笑。
“先生,这种东西,娃娃都会吧。”
“呃……好吧,会就行,那朱橚,你上来,挑着这木棍!”
朱安宁变戏法似地从角落捡来了木棍。
要演示的自然是力臂乘力距的杠杆原理。
这东西实在是太过简单。
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是总结过的。
但是后世并没有系统性的阐述。
属于是经验上大家都是知道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这东西。
但是具体公式,明朝的朱橚陶广义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当朱安宁精确地算出能让左右平衡的物体重量的时候。
陶式是忍不住开始看那棍子是不是有刻度。
“这是秤?”
“秤什么秤,就是角落的棍子,这些可以挂的重物倒是我提前准备的,每个都是精确的一斤重,不信你们可以带回去称。”
这个实验并不算复杂,其实就是力x力臂=重x重臂,初中学生都会的东西。
“事实上我们熟悉的很多东西都是杠杆,都符合这个原理,比如水车,比如投石机,都是这个杠杆,如果能熟练使用这个原理,可以做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意。”
朱安宁开始用绳子加竹筒制作简易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朱安宁一边演示一边做。
下面的三人都是围了上来,看得认真。
像极了那些逛科学馆的小学生。
朱安宁也没有嫌弃,相反,他是觉得捡到宝了。
能有人愿意听他bb现代的东西,不是捡到宝了么……
朱安宁加三人是在那整得兴起。
全然是没注意到这屋子又来了两人。
那两人从朱安宁开始讲滑轮开始就进了屋,但是当他们发现这讲的人和听的人都异常认真时,是没有选择打断这过程,只是站在那默默地看默默地听。
直到最后看到朱安宁把那些绳索和竹筒放下来,他们才用轻咳提醒了自己的到来。
“太子殿下?蒯工匠?”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朱安宁,因为他一抬头就能看见。
剩下三人则是转了个身才看清。
“大哥?”
“见过太子殿下。”
于是三人也是连忙行礼。
“朱安宁,你这什么东西?”朱标多少是有些疑惑。
要说科学素养,这屋内他包是垫底的那种……
他可是标准的儒家教育的文科生,只是思想比较进步而已,并不代表他对这些工科的东西熟悉。
“呵呵,太子殿下,一些小玩意,科学院以后就是研究这些。”
朱安宁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释,便是随口回答。
而蒯富却是摸了摸脑袋,有些迟疑地问了声:“盐井辘轳?”
这一声问,把朱安宁听得是一愣,随即他是脑袋里面出现了四川盐井的那些电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