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丰衣足食 >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上课认真听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上课认真听

那几间房子是拾掇好了的。

更远处才是要新建房子的地方。

朱安宁走进的自然是拾掇好的房子里。

早前,他就和朱橚等人约好了时间。

关于一些基础知识,朱橚陶广义等人是自己自习过了的。

但是这种东西,他们自习能懂个一半,朱安宁已经是惊为天人,觉得他们不愧于明朝代科学家的名头。

只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无法跳脱时代的局限性。

简单来讲就是,他们缺乏了太多太多的前置知识点。

这导致了他们虽然很是勤勉地去钻研朱安宁给的资料,甚至乐于自己上手去实践,但是……依旧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太多现代概念。

比如陶广义就过来骚扰过他,问书里写的摄氏度,究竟是什么意思。

之前他们就是按火候,发热发寒去理解的。

只是看多了始终还是觉得需要一个解释。

便跑过来问朱安宁。

这就让朱安宁抓瞎了。

古代看火候,是目测。

但是所有现代教材都用摄氏度做基准……啊,就算是蠢逼老美也只敢在生活中用弱智华氏度,正常科研那肯定是得用摄氏度的。

朱安宁是说了半天,用了什么结冰是零摄氏度,开水是一百摄氏度来做解释。

陶广义和朱橚都很是聪明,一下就理解了这意思。

结果后续陶广义是问多了一句,那怎么解释书里说的燃烧温度可达六百摄氏度?

这朱安宁真的就噎住了。

对啊,怎么解释这六百摄氏度呢。

朱安宁被问懵在那里,结果人家陶广义还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

说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关于火齐,或者叫火候,陶广义是很清楚的,他自己理解就是六百度应该是不高的温度。

但是具体是怎样,他想搞清楚。

朱安宁知道古代有火候法,因为不同物质的气化点不同,金属加热时由于蒸发、分解、化合等作用,会生成不同焰色的气体。

如青铜冶炼时出现白色烟雾,相当于907c,锌开始挥发,炉火纯青,表明温度已达到1200c,锌完全挥发,全是铜的青焰,此时就可以浇铸了……

但是说来说去。

现在这个怎么具体去阐述这个高温,是让朱安宁很难受。

一般的工匠是根本没有这个问题的。

比如先前他和赵集合作去弄高炉。

大家都是经验主义。

朱安宁知道正常炉温是1000摄氏度,而工匠和赵集不知道1000摄氏度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这个种炉子弄出来的熟铁就该是这样。

而后弄了高炉,弄了焦炭后,炉温升高了,出来的铁又不一样了,工匠们自然有自己的判断手法。

这便是经验。

工匠们不需要知道前者是1000摄氏度的,后者是1300摄氏度的这些数字概念。

但是陶广义和朱橚,不是工匠。

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

他们需要有一套更精准的解释。

而这只是其中一个问题。

类似的这样的对概念的追问,是数不胜数……

这让朱安宁知道,自己再不给他们讲讲课,他们可能要走火入魔的。

所以才了有今天之约。

他迈步进到了房子里。

朱橚还有陶式父子,早已在里面等候多时。

朱安宁轻咳一声,走到了案台前。

突然有一种给他一块黑板,他就是老师的奇怪感觉……

“呼……你们写了一堆问题给我,我都看了,一个个慢慢来。”

朱安宁直接切入正题。

“首先是老陶的,关于温度,我给你们一个标准测定法……水即将结冰就是0摄氏度,水即将煮开就是100摄氏度,这叫标定,能理解么?”

朱安宁直接开始了授课。

案台下面的朱橚还有陶式父子,那是连连点头。

拖到今天才来答疑,朱安宁也是有所准备的。

比如这标定温度,他晚上回到房车之后,是看了很多资料。

苦于没有百度,也没有deepseek,他只能从现有的资料里面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