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了徐达。
老朱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徐达,淡淡地说道:“粮食是大事,但是我们不能表现得太不安。”
徐达自然是心领神会:“但是这减产,真的就躲不过了?怎么会全集中在应天府附近啊……真是奇了怪了。”
“真是奇怪,咱才让锦衣卫去,等一等消息吧。”
“对了,有件事还要和你说一下,陶广义跑回应天来了。”朱元璋缓了缓心情,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陶老道?这家伙不是回乡里继续倒腾他的工匠活去了么。”
徐达听着自然是有些惊讶。
作为行伍出身的人,自然是和陶广义有不少交集的。
“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的事情,他不是钟情于火药么,是立马就跑了回来,现在应该还在永乐庄……昨夜他就递了个信过来,说要个小官……”
“他?他还当官?万户赏赐都不怎么在乎,怎么突然又想当官了?”
“他说了,他要当朱安宁手下的主事……”
“朱安宁?……哦,明白了,他是知道了这燧发枪和火绳枪都和朱安宁有关是吧。”
“是,我准备准了他,你怎么看,要不要让他也回来继续捣腾火药。”
“全凭陛下安排。”
“就你我二人,有话就说,打仗还是你们去打,总不能我还御驾亲征吧,敌人知道了不拼死过来拿了我人头……”
老朱举的例子过于形象,让徐达是差点绷不住。
其实严格来说,老朱是试过御驾亲征的。
大概是1368左右吧,那时明朝初建,老朱跑出去打仗且有明确的监国太子在,并不算太过离谱。
要是现在都承平这么些年了,他老朱还要出去拼死拼活,那自己这些所谓的大将,全部切腹自尽算了。
哪有天子随便跑出去送人的,对吧?对吧?
“陛下,若陶广义真有这个想法,遂了他心呗,他改良过的火药,确实就是比一般的要得劲……但是在朱安宁下面是否有点不妥啊?”
“确实,容我想想……对了,昨日朱安宁可是干了不少好事啊,你听说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