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后,叶明独自来到府库。借着烛光,他仔细检查了存放麦种的陶瓮——封泥完好,但摆放的位置似乎被人动过。
\"大人猜得没错。\"黑暗中传来铁手先生的声音,\"白天有人以盘点为名,取走了三升麦种。\"
老人从阴影中走出,手里拿着个布包:\"幸好老夫早有准备,被拿走的是去年的陈种。\"
叶明松了口气。这些麦种是安阳百姓的心血结晶,更是北境粮仓的根基。
\"先生觉得,这周郎中来意为何?\"
铁手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块铁片:\"看看这个。老夫在他随行的马车底下发现的。\"
铁片上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一株被圈起来的麦穗。叶明瞳孔微缩——这是江南豪族朱氏的标记!
---
次日清晨,粮长们陆续到齐。叶明正要开席,周郎中却带着随从不请自来。
\"诸位不必多礼。\"周郎中笑容可掬地摆手,\"本官奉旨推广'金穗计划',正需要各位粮长配合。\"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帛,当众展开。上面详细列出了各州粮税的新算法——以安阳新麦种为标准,超出部分要加征三成\"良种税\"。
堂下顿时哗然。一个黑脸粮长拍案而起:\"这算什么道理?我们辛辛苦苦改良田地,反倒要多交税?\"
\"正是为了鼓励农事啊。\"周郎中不慌不忙,\"产量越高,朝廷越要抽取部分用于推广,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叶明冷眼旁观,渐渐明白了其中关窍。所谓\"金穗计划\",实则是朱氏想借朝廷之名,控制北境粮种。一旦新麦种被他们垄断,北境百姓将永无宁日。
\"周大人。\"叶明突然开口,\"安阳麦种乃百姓共有,朝廷若要推广,下官自当奉上。但这'良种税'......\"
\"叶大人!\"周郎中打断道,\"您莫非想抗旨?\"
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叶明,等待他的反应。
叶明不慌不忙地起身,从案几下取出一个木匣:\"下官怎敢抗旨。只是安阳麦种事关重大,特请圣上明鉴。\"
他打开木匣,里面赫然是一道盖着玉玺的手谕——皇帝亲笔所书:\"安阳农事,特许自主\"。
周郎中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他显然没料到,叶明手里竟有这等护身符。
\"即便如此...\"周郎中强作镇定,\"'金穗计划'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叶大人总该支持吧?\"
叶明微微一笑:\"自然支持。不如这样,安阳愿出良种千石,由各州粮长自行分配。至于税收,还是按旧例如何?\"
粮长们纷纷附和。周郎中孤立无援,只得勉强点头。但叶明注意到,他离开时,看向麦种仓库的眼神充满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