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默默低头再低头。
“明明秋天就可以再次丰收,粮仓很快就能充盈。先前的灭国好像灭得太过顺畅,秦国竟然急躁又骄傲到连区区一年都等不起了!
“一年!一年之后就算把齐楚都纳入秦国的统治又能怎么样呢?”
赵昌真是恨铁不成钢:“难道战争就会在那时候结束吗?谁都知道不会!他们会反抗,会不停地反抗!而我们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关中的秦人。
“不到一年的粮食,与数万秦人十几年的从头培育,以及,我们能收获的到底是埋怨还是爱戴,孰轻孰重,各位连这也分不清吗?
“还是说,必须等到士卒要死绝了,没有人耕作,没有人纺织,没有人砍柴割草……到那时你们才会着急?”
这时的众人仍然在沉默,但沉默中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些别的什么。
赵昌的语气重归平缓,道:“自孝公到现在,统一的路已经走了很远,终于要能够走到尽头。
“可尽头之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条道路。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如果不在祸患微小的时候阻止,而坐视它的扩大,最后就会无法挽回。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也不该是秦国选择的做法。”
赵昌在末尾感叹,给出结语:“秦人,是很重要的啊。”
对于秦国这辆疾驰的车而言,赵昌之前一直在不断点刹,用纸对官吏的培育、用农具与化肥对粮食的增产、用法律刑罚的些许放宽……
征服与治理,从前,征服永远是秦国优先考虑的第一位。
尽管许多年前赵昌就向秦王提过治理的问题,但那只是私下提及,他也不清楚秦王有没有向各位公卿言明。
现在看上去大概是没有的。也许是因为时机,也许是因为秦王有其他考量,但你不说,我要说。不能再晚了。
眼看即将统一,朝堂上下早就被这个名头钓红了眼,只想着要打仗。
之前铺下的已经足够,赵昌选择在这里猛踩刹车,逼他们思考更多,以及稍微放出一个更值得深思的倾向。
征服仍然是优先考虑的选项,但治理也必须放在第一位。
作为朝堂的核心、国家的核心,你们应该认识到需要改变的东西,也必须开始做出改变。
就从这次救灾开始。
不管出发点是什么,你们会达成你们的目标,而我也会达成我的目标。
赵昌将目光移向上方的秦王,见其仍然心情不错,正看向自己,便也对他如往常般致意。
我们之间,可是双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