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811章 搞钱就是仁政

第811章 搞钱就是仁政

大殿内,陆鸣的声音铿锵有力。?萝′?拉$小,说D ¢a追|?最??o新|{1章£¥节?tμ

“朝廷要给各级官员发放俸禄,要教化天下百姓,要赈济灾民,要兴修水利,凡此种种都需要大量钱财,

没有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这些事情可以不做么,当然不行。黄河水患的严重程度大家都看在眼中,

这还是朝廷提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浚河道后的结果,否则受灾百姓多上三四倍也未可知。”

提到黄河水患,汲黯等人庆幸之余还有些后怕。

不管陛下当初是如何考虑的,也不管富民侯最初提议疏浚河道是为了什么,

重要的是,黄河流域的百姓确实因此而受益,大大减少了受灾百姓的数量,减少了许多人间惨剧。

“所以,朝廷必须要有所作为,为天下百姓清除水灾隐患。

现在还有大量人员在治理黄河,功成之后,可保黄河数百年不发生大的改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仁政。”

陆鸣本想保守一些,只说上百年不发生大的改道,转念一想,对于在场众人来说,

上百年和数百年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活不到那时候。

历史上的王景治河确实达到了数百年没有大改道的效果,让暴躁的母亲河安静了许久。

徐伯用着一样的治河方案,有自己的提示,有些方面做的更好更全面,加上本身水平也很好,

治河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数百年几个字确实有效果,大殿内众人都快被这张大饼给喂撑了。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朝廷需要钱,需要掌控财源,而钱从哪里来,众位可以去数数百姓身上负担着多少税。

秦朝为何二世而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百姓压榨过甚,百姓们不堪重负,不得不揭竿而起。

大汉要避免重蹈覆辙,必然要汲取秦朝的教训,不能过度压榨民力,但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

所以,朝廷要广开财源,不能把目光都盯在大汉百姓的身上,对外贸易就是广开财源的重要手段。

从四夷手中多赚一个铜板,朝廷才有底气少从大汉百姓身上征收一个铜板。

所以,对外贸易一定要搞,还要大搞特搞,赚他们的钱,这才是有所作为,又能轻徭薄赋的最佳手段。”

陆鸣感觉自己都说累了,从朝廷要有所作为的必要性,讲到爱惜民力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

大汉的百姓想要减轻负担,朝廷又要做好必要之事,只能把主意打到四方诸夷身上,薅一薅他们的羊毛。

“对外贸易,赚钱不是目的,而是对大汉百姓实施仁政的手段,所以,赚钱等于仁政。”

兜了一大圈,陆鸣终于转到这个问题上,

赚外人的钱,要理直气壮,要昂首挺胸,这是利国利民的仁政,让羞于谈利的想法见鬼去吧。

霍去病掐住自己的大腿,免得笑出声。

大殿内,众人的表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尤其是饱读诗书的儒家弟子们,他们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过,

有一天,赚钱和仁政会画上等号,为了仁政,朝廷要努力研究怎么去赚钱。

董仲舒此时就像吃了苍蝇似的,内心有些复杂。

此前为了打击法家学说,他特意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把义和利对立起来,现在不仅要为陆鸣做解释,还要接受利等于义的观点。

都怪当初打击法家太投入,以为打没了法家,儒家可以一片坦途,没成想又来个富民侯,玩的更绝。

“陛下,臣此时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么狭隘,未曾想到如何为百姓谋福祉,才会说出一些极为僵化的言论。”

董仲舒坦诚自己的错误,脸上没有任何为难的表情,全是真诚。

“臣现在要说,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如此才是朝廷治国正道。”

董仲舒就是这么务实,天下大势难挡,他要顺水行舟,确保儒家不翻船。

“很好。”

见他转变的如此顺滑及时,刘彻也不想为难他,恨不得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又怎么会为难他。

“善莫能改,功莫大焉,以前从未有人对大汉以外的地方如此了解,有些偏差都很正常。能及时改变就很好。

朕以前也不知道,现在也在改变。”

张汤等法家流派的人此时很得意,陆鸣的说法很符合他们的观点,利之所在,民之所归,空谈仁义有什么用,能当饭吃么?

今天的朝会是坦诚的,深入的,有效的,以刘彻为首的大汉权力集团,重新制定了汉朝对外政策,

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汉社稷,朝廷必须想办法与四夷争利,武力则是维护大汉百姓利益的重要保障。

对外争利,就是对大汉百姓的仁义之举。

刘彻很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