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范围极广。
然后也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他们走得太慢,还是徐申学走的太快?”
结果有一大群人回答他的问题,拿出各种证据来说明,但是结论都差不多:不是他们走的太慢,而是徐申学走的太快……不,徐申学甚至都不是走的,而是跑的前进!
各大汽车厂商其实也很努力的尝试转型,进军智能驾驶领域,众多汽车厂商都选择了智云半导体旗下的EYEQ3算力平台,陆续在自家的汽车上推出各种辅助驾驶功能。
同时很多也都在研发电动车平台,陆续推出所谓的智能电动车。
这年头的电动车市场里,可不仅仅只有海蓝以及特斯拉,比亚迪这三家,实际上其他传统汽车厂商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
可惜,因为各种问题,比如价格昂贵,续航太短,车内装饰不行,减配严重,再加上辅助驾驶几乎等于零等各种问题,导致传统汽车厂商推出来的电动车存在先天缺陷。
如宝马旗下在13年推出的I3电动车就是典型例子,这款车在大部分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在四万多美元,去年这车一共卖出去一万多辆。
而价格更贵,海外大部分地区的销售均价达到十万美元的海蓝SEC以及海蓝SEV,两款车型卖出去一共在全球范围卖出去了六十多万辆。
顺带一提,在海外绝大部分地区市场里,海蓝汽车才是属于高端车型,宝马I3那只是中端车型,就这,宝马I3的销量连海蓝汽车的零头都没有。
传统车企的各种电动车在海蓝汽车面前,就如同小孩子一样显得无力。
甚至双方看起来都是车,但实际上都不是一个时代的车……不说用来,仅仅是看起来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车。
在绝大部分消费者眼里,宝马I3,就是电动版的宝马,什么智能化根本没有,就连电动车本身,做的也不咋地,续航拉跨的很!
但是海蓝汽车,那就不一样的,当下其实没几个人会把海蓝汽车当成纯粹的汽车,大多都是把海蓝汽车当成一种高科技智能产品,想要体验的是科技感。
海蓝汽车天天宣传的‘智能电动车’和其他车企的‘电动车’。
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当下,唯一能够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和海蓝汽车扳一扳手腕的是特斯拉……至于传统车企,那已经是夕阳余晖,无力回天了。
————
随着海蓝一年一度的产品发布会新发布,国内定价四十万起步,海外大部分地区里售价八万美元起步的海蓝SLMC也正式在国内以及海外多个国家上市销售。海蓝汽车,受到国外关税等影响,一向来都是国外价格高于国内的价格的。
这款定位于中型豪华轿车的海蓝SLMC,也迎来不少用户的青睐。
以前海蓝的智能电动车,大多都不走常规意义上的家庭市场,搞的是轿跑,大型SUC以及大型豪华轿车,同时价格也相当昂贵,和寻常中产家庭其实没啥关系。
其中最适合家庭使用的,乃是海蓝SEV,这款大型SUV的在国内的销售均价达到六十五万元以上,高配版甚至要七八十万。
这对于绝大部分高收入家庭而言都是属于买不起的车型!
如今搞了个四十万起步,选配高级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后,五十万出头也能拿下来的中型轿车,这价格对于海蓝汽车而言,已经是属于典型的良心价,让不少高收入家庭也能买得起。
同时中型豪华轿车,而也更适合作为家庭用车使用,作为高收入家庭的第二辆车,甚至第一辆车。
并且这款海蓝汽车作为新能源车辆,在深城,沪城等两个获得牌照困难的大城市里,还能享受免摇号获得牌照的扶持待遇。
毕竟海蓝汽车的总部基地就在深城啊……而第二个在建的大型生产基地在沪城啊!
这两个城市,也是最早提出针对新能源车辆扶持的城市,不仅仅海蓝获得了好处,连带着比亚迪以及其他一些国内搞电动车的车企也获得了好处。
国内,如今正在全面、大力的推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其扶持力度相当大……不仅仅给市场,而且也在全面推动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基于当下的市场环境,海蓝SLMC引来了大量潜在消费者的关注,而一些心急的更是当场下单。
海蓝SLMC上市后第一周,海蓝汽车正式对外公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三万辆订单,并会在七月份后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