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准备到街上去了。
我骑着自行车子带着凤娇回到小吃店的时候,红霞就走上前去问道:“凤娇,秧苗点完了吗?”
凤娇说:“点完了,你还没吃饭吧红霞姐?”
红霞说:“我压的面条吃的,明天的早餐食材也准备到差不多了,你们累了我给你们舀点水洗洗,可以早点睡觉休息了。”红霞说着就拿盆准备给我们打水。
凤娇连忙从她手里夺个盆说:“红霞姐,你先睡觉吧,我们自己舀水。”
……
正在这时,梁群、老刚和徐队长以及吕四他们几个人到我小吃店里来了。
他们几个人的到来,让我和凤娇都感到非常意外,梁群和老刚我比较熟悉,徐队长我们也打过交道,他们也算是余寨街上的名人,他们到我这来串门子也是也可以理解。但吕四和另外一个人我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因为我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跟他们不太熟悉,也没有打过交道。
看面相吕四有50多岁,我只知道他现在承包着余寨乡的鱼行了,是个鱼行夫,梁群因为跟他争鱼行的事情闹的面和心不和的,经过工商所的调解,他们吕、梁两家一对五年的承包鱼行。不知道他们现在到我家来有什么事情,我就连忙热情的给他们让坐、敬烟、倒茶。我们寒暄了一会儿后,梁群指着吕四对我介绍说:“国勇,吕叔跟你一样,他也是个行夫,不过,他是承包着咱街上鱼行的鱼行夫。也算是咱们余寨街上的元老了,是庙会节的老会头,他很有威望。我们今天来的意思就是跟你商议个事情,3月16是咱们余寨街上家喻户晓的庙会节了。之前大集体的时候,每年的农历3月16日,余寨街上就唱7天7夜的大戏。分田到户后这两年就没人主持庙会节了,也就没有唱过大戏了。
所以,吕叔他们想今年主持庙会,从今年开始每年的庙会都唱7天7夜的大戏,但是唱戏没钱,得靠全余寨乡的老百姓兑钱才能唱戏。今年准备成立一个庙会小组,来主持庙会的事宜,我们想请你来当这个庙会节的会长,领着我们庙会小组的几个人在余寨乡内,向农户和街上做生意摊贩收粮、收钱,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干……”
听完梁群介绍吕四的身份后,我就明白了,余寨乡今年准备恢复3月16的庙会节,唱7天7夜的大戏。由老会头吕四他们几个人牵头想成立一个庙会筹备小组,负责筹措举办庙会节的资金。
所谓的庙会节,是余寨民间从古流传至今的一个烧香拜佛、祈祷富贵平安的日子,后来人们就把农历3月16日,定为余寨乡的庙会节了。他的经费就在余寨乡境内,向农户或经商做生意的商贩中收取的。
余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会募捐资金的,梁群和吕四他们今天来的意思就是准备推选我来当这个筹备小组的组长,也就是庙会的会头长,可是,今天距离庙会还有8、9天的时间,就开始筹备了。
有庙会就有庙宇,余寨街的庙宇就坐落在余寨街北头的一棵古柏树旁边了,据说这棵大柏树也有好几百年了。这个小庙虽然不大,却很是灵验,烟火也很旺。
平常的日子里,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谁家里出现了不顺的事情,或是谁家的媳妇久婚不孕的等等……总之,只要是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先到这里来烧香许愿,之后,如果达成了心愿,又会到这里来烧香还愿的。
不管是儿女情长,或是家里的财运,还是仕途路上的升迁等等,都会到这里来烧香许愿,祈求佛祖和观音菩萨的保佑……
六十年代末,余寨公社的余寨大队,就把小学的学校盖在这座小庙旁边,寓意各路神仙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后来这个庙宇就被拆除了……
庙宇虽然没有了,但印记在余寨人心里信仰却依然风骨长存,人们偷偷的来烧香许愿时,找不到庙宇就在大柏树下面烧香磕头。
到了七十年代后,由街上的吕四和其他的几个队长以及面上的人牵头,以民间的形式,在3月16的这一天,又恢复了庙会节的庆典活动,连唱7天大戏。唱戏的费用开支,都是余寨的社办企业和余寨公社的20多个大队集资兑钱举办的。
吕四50多岁,他之所以成为余寨街上的知名人物,也是因为吕四有弟兄六个,下一辈的儿子和侄子加在一起也有1、20个。在那个年代,拳头多的家庭,在生产队里就有了底气和话语权。
大集体的时候,他大哥吕老大就是他们胡西队的队长,一直当到老,才把队长的职位传给了吕四,外姓人想接任队长,那是镇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