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他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洋洋洒洒地背下了一大篇书。
乐千嶂这下是无论如何也绷不住了。
他只能勉强道:“这是今日的课业么?”
乐无涯老实作答:“不是。”
乐千嶂:“仍去祠堂里跪着,把今日的书背熟了再起身。”
乐无涯欢喜起来:“谢谢爹爹!”
背书是最不要紧的,再加上有娘给的护膝垫着,他断是吃不了什么苦头的。
告别爹娘,乐珩、乐珏又带着他往祠堂去了。
乐珏仍然没能想通:“娘怎么一会儿严,一会儿宽的?”
乐珩不多话。
“娘向着我呗。”乐无涯开口解释,得意地摇头晃脑,“那话是说给爹听的,叫爹看在邬阿娘的面上饶了我呢。”
乐珏无语,看向乐珩:“还是扔井里吧。”
乐珩言简意赅:“走。”
乐无涯攥紧他俩的胳膊:“不成,我怎么也要拉两个垫背的。”
乐珏:“水猴子投胎啊你!”
乐珩严肃提醒二弟:“水猴子以讹传讹,断不可信。”
乐珏翻了个白眼。
说话间,三人已路过了花园的井。
乐无涯扭头:“诶,大哥,二哥,那井过去了。”
乐珏:“嘿,你还盼着被扔进去还是怎么着。”
乐无涯:“我是水猴子嘛,回去就跟回家一样。”
乐珩不想让乐珏教坏弟弟,耐心地强调道:“世上没有水猴子。”
乐珏:“怎么没有,我听于副将说,他在南亭县的河里游泳时见过,老大一只了。”
乐珩:“眼见为实,捉来我看。”
乐珏把乐无涯举起来:“这个不就是吗?阿狸,给大哥叫一个。”
乐无涯极配合地:“哇呜!!”
乐珩:“……就算是猴子,也不是这么叫的。”
乐珏嫌弃道:“大哥,你事儿真多。”
乐无涯记性从来很好。
他记得他们路上聊的每一句闲话。
他进了祠堂,从头到尾将那篇师傅交代要背的、佶屈聱牙的词赋看了一遍,就流畅地背了下来,内容至今都不曾忘。
包括两天后,乐珩真的从同窗家里借来了一只猴子,用一条五彩绳牵着,认真同乐无涯讲解的有关猴子的种种知识,他都记得。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日乐千嶂从宫里回来后,吩咐人把乐无涯摘下的大柿子切开来。一家人在小花园和乐融融地围坐,分吃掉了那颗柿子。
柿子清甜如蜜的滋味,即使在乐无涯醒来后,也从遥远的过去传递而来,浸润了他的舌尖。
在大亮的天光中,乐无涯翻身而起,出神良久后,才起身洗漱,准备给两个学生回信。
他下笔如神,迅速写了一封言辞工整的致谢信,寄向了七皇子项知是在上京的府邸,谢他的柿饼。
可在要给六皇子写回信的时候,他提笔良久,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说“多谢”、“知道了”,等同于不打自招。
故作疑态地询问他为何要将这些乐家人的事儿说与自己听,又未免太过惺惺作态。
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乐无涯一个赌气,把笔撂了。
这小六太会难为人了。
不写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乐无涯愁眉不展,愁到把项知是送来的柿饼连着馅儿一起吃了。
一只柿饼吃完,乐无涯也完成了王八蜕壳——自我开脱。
小六和小凤凰,都经办了自己起死回生的事。
然而重活一遍的事情,自己谁都没告诉。
小六能比小凤凰提前猜出来,是他聪明。
小凤凰从小不爱念书,属于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那种无药可救,自己和他在一块就没学好,净逃课了。
可小六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呢。
乐无涯愁着愁着,自己倒先美起来了,丝毫不管小时候裴鸣岐逃课,有一半是自己怂恿的,也不管项知节的四书五经根本不是自己教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管他是哪个爹呢。
想开后,乐无涯再次将信看了一遍。
心境迥然不同后,他越看越是欣喜。
他们都好!没受自己牵连。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