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36章 绝户计

第536章 绝户计

意识到双方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便只要笑不笑的微一点头,就当是和卫青打过招呼了。

至于卫青的发言,则全然没人在意。

军事,尤其是国家战略级别的军事问题,他不是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

不是说喊两句死战不退,宁死不屈,又或是方才的卫青那般,来一句‘一力降十会’,快刀斩乱麻,就能解决问题的。

尤其是眼下,匈奴人开始战略收缩,同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避战’,将汉匈双方可能发生摩擦的地方,从高阙幕南一线移到了遥远的西域。-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这使得最近几年,逐渐掌握战略优势,以及战略主动权的汉家,因为匈奴人的刻意避战,而失去了一部分战略优势。

若真让匈奴人达成目的,把汉匈双方角逐的战场,从双方边境线放到遥远的西域,那汉家绝对会是更难受的那一方。

因为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国之前,绝对是相对更为弱小的那一方,更不希望战争爆发在双方边境。

比如过去的汉家,以及如今的匈奴人。

这固然是因为发生在国境线的战争,大概率会演变为强大方的扩张,弱小方反抗侵略的战争。过去,汉家很不希望和匈奴人之间,在汉匈边境,或者说是汉室北方边墙发生战争。

因为对于当时的汉家而言,只要和匈奴人在边境打起来,那就是一场国土保卫战、反侵略战争。

从胜负的角度,汉家有胜有败。

但从现实角度的‘都失’来衡量,当战争爆发在你的国土之上,你的国家变成了战场时,你就已经输了。

剩下的,不过就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所以,汉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和亲,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摩擦,至少是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乃至于战争的爆发。

因为当时的汉家,不具备任何战略主动权,只能被动接受‘只要打起来,战场就必定在汉室疆域’的现实。

而今,时移势易。

汉匈双方的战略地位,几乎是得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扭转。

虽然匈奴人仍旧可以仗着骑兵的机动性优势,自由的攻击、侵扰汉家北方边墙的某个位置,但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来说,在哪里打,已经不是匈奴人说了算的了。

尤其是在高阙易主,整个幕南地区都暴露在汉家的军事威胁范围内,河西地区也很难得到匈奴单于庭主力的支援的前提下,汉家已然掌握了绝对的战略主动权。

而在匈奴人战略收缩,并将战略中心西移之后,情况却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匈奴人,想要通过战略收缩,以及战略重心转移的方式,重新夺回‘在哪打’的主动权,并将双方的主战场,移到远距汉家万千里的西域。

一旦汉家深陷西域,那上万里后勤补给线,以及对西域地区几近于无的战略掌控力度,必然会将如今,汉家在汉匈边境地区取得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权,都给消磨的一干二净。

匈奴人对西域的经营,虽然算不上有多么稳固,但终归是比还不曾踏足西域的汉家,要高上不止三五个档次。

再加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截然不同的后勤补给策略,足以使得如今,已经愈发显露强者姿态的汉家,在西域折戟沉沙。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被匈奴人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要上匈奴人的当,跟着匈奴人一起战略转移,跑去遥远的西域较劲?

“匈奴人,未必会死守幕南啊”

漫长的沉默之后,汉室最权威的匈奴问题专家,兼骑兵专家:弓高侯韩颓当开了口。

只是一开口,韩颓当便免不得一阵感叹唏嘘,摇头叹息。

”想秦之时,草原霸主东胡困局漠北,游牧之民不敢南下牧马。”

“即便河套、河西,乃至幕南,都并未被东胡人所掌控,却也丝毫不影响东胡人‘草原霸主’的地位。”

“而今,匈奴人雄踞草原,虽然先后失去了河套、高阙,且河西也即将脱离匈奴人的掌控,但幕南地区、漠北地区,都还在匈奴人的掌控之下。”

“——这,已经比曾经的东胡人,要强上许多了。”

“尤其幕南,虽然在我汉家掌握高阙之后,已经不再是匈奴人绝对安全的大后方,但我汉家若欲强取,也必然会付出极其重大的伤亡作为代价。”

···

“还有。”

“曾经的东胡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