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鲁子敬,大局观,堪称孙吴之第一——是孙吴当中,少有的,能着眼天下之辈。
而曹魏这边来的,则是荀攸荀公达,同样也是赫赫有名之辈,以奇策十二,助曹氏攻灭袁氏,鼎定北方,可谓是定策元勋之一。
“子敬兄,我看这荆州水军之势,可比子孝将军麾下的水军强太多了。”
“之前子孝将军坐镇于襄阳的时候,你们数次想要北上,都劳而无功。”
“如今,云长将军领荆州水军于此,你们想要过江……啧啧。”荀公达摇了摇头,丝毫不掩饰自己言语当中的恶意。
而纵然明知荀公达是在有意挑拨,鲁子敬的心中,也依旧是不免生出几分阴翳来。
孙吴的地势摆在这里,这长江是护卫他们的天堑,同时也是封锁他们的锁链。
这长江天堑在,再加上这国策保守,孙吴想要北上,本来就不易,如今,这襄阳落入季汉之手,孙吴想要过江的机会,就更加的艰难了——如他这样的进取派,在孙吴国中,也必定会进一步的失势。
“若是荆襄之地能归于我就好了。”鲁子敬暗自想着。
若荆襄之地能落入孙吴之手,一则,他们有了往北进军的踏板,不担心渡江的时候,被堵在渡口围杀……二则,有了这在对岸的荆襄之地,他们便也能顺理成章的,令孙吴的国力,向荆襄倾泻——直到这荆襄之地,成为孙吴无论如何都难以放弃的地方。
在此之前,孙吴不止一次的试图攻取这襄阳城——那领水军而动的,更是天下闻名的周公瑾,赤壁之战的主帅。
那就算如此,周公瑾几次领兵,损兵折将,都不曾对襄阳造成什么威胁,反倒是成全了那曹子孝擅守的名声。
而现在,占据了襄阳城的,却是比曹子孝更加强大的关云长……
襄阳城上,无数旌旗的阴影压过来,将鲁子敬盖住,便如同是遮住了孙吴一国的未来一般。
鲁子敬低着头,回想着自己和关云长打交道的过往——孙吴群臣当中,鲁子敬素来是主张和季汉亲近的,在关云长统摄荆襄的时候,他也不止一次的,和关云长打过交道。
而那过往的时候,打交道时所留下的痕迹,便在鲁子敬的心头浮现出来。
关云长是一个相当磊落的人,是以,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孙吴的不屑。
事实上,任何一个心怀天下的名将能臣,都对东吴那只想着偏安的君臣们,多有不屑——只是没有人能表现得如同关云长这般明显。
“乱世当中,没有大志,便是最大的弱点。”
“没有侵夺宇内之心,便必定被他人所灭。”
“主公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鲁子敬的心头哀叹的同时,亦是思索着,有没有法子,能从季汉的手中,将荆襄之地给换取一部分过来——至少,将襄阳这锁钥之地,让一部分给他们孙吴。
不然的话……
鲁子敬推算着而今三国之间的战局——刹那,鲁子敬便是陡然一个激灵。
他突然发现,而今的局势,是关云长占据荆襄,又有极其精锐的水军,占据江水之上游,又有龙族支持,可挟制他们孙吴水军。
而在西南方向,又有五虎之一的马孟起在震慑收拢蛮族——可如果,万一,马孟起向西南开辟的时候,不经意的将方向一转,将兵锋对准他们孙吴,那他们孙吴,岂不是立刻就要被马孟起和关云长夹击?
两位五虎上将的夹击——这是什么概念,而且不是过往的时候,兵寡势单,而是全盛的,又带着充足大军的五虎,对此深有体会的曹魏大军,应该很有发言权。
“关云长和马孟起,二者相连,一个水陆并进,再加一个能调度左右的徐元直。”
“灭国之势啊。”鲁子敬的手指忍不住一抖——两路大军即可灭国,听起来很是不可思议,对孙吴,也太过于轻蔑。
但鲁子敬很清楚,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孙吴的大军,水军自然是天下精锐不提——可问题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力和国运都用在了水军之上,孙吴的陆军,就真的只能说一个,不值一提,不堪一击!
搞不好,在关云长拖住水军的情况下,马孟起这一路大军,都能直接一路将孙吴给杀穿。
鲁子敬沉吟着,原先的时候,三国之间,曹魏强而汉吴弱——汉吴非得联合到一起,才能和曹魏相争。
但如今的局势,若是汉先舍曹而攻吴,全取孙吴的话,那么吞下了孙吴的季汉,便已经是能正面和曹魏相持了。
这般的念头一起,便再也收束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