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少龙神,也都牵连其间。
此案,早不提晚不提,偏生是在天龙吟于东海的时候,一下子被戳破闹上台面——要知道,此事,那襄阳之战,都还不曾结束!
这个时候,这案子被戳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扯到龙族头上——天庭当中,亦是以极快极离谱的速度,走完了流程,又由玉皇亲自下旨,令四海龙君上天自辩。
那法旨当中,还特意提及,龙族之事,须得过问掌刑天君。
这是奔着谁来,可谓是一目了然。
“骊娘娘,龙族诸多真龙,远赴天外,而今流于四方的,不过是些后辈小龙。”
“便是长江之内,那些当年受三弟所托,代掌权柄的那些真龙,也多与水脉相合,不理世事——其间处理日常的,亦是些许后辈。”
“那襄阳之乱战,其势都已经触及三国之终局,人间的人王,乃至于人皇的显化,都有可能由此而出——那些后辈小龙,纵然能拨动些风雨,又如何能是影响这襄阳之战的浩荡之风雨?”
“还有那青龙关云长……”
“骊娘娘,那些人趁着三弟沉睡,打压龙族,却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还请骊娘娘替我龙族,转圜一二。”
天地之仙神打压龙族,其实已经是常态了——别说是而今的襄阳之战,在更早的时候,关云长之名在人间传唱以来,便有谣言,称那关云长,乃是青龙在人间的化身。
乃是青龙念及龙族与汉朝的缘分,要强运天意,三造大汉。
这谣言,虽然离谱,但也不算无稽之谈,空穴来风——毕竟,那关云长秉承之义,以及其刀中的青龙之真意,和那青龙之本真,着实是太相似了,说他和青龙没关系,都没几个人信。
是以,那谣言一起,便是以极快的速度流于天地。
元灵阙大门面前,骊女亦是无视了东海龙王所提及的,青龙关云长之事……
在这关云长的事上,她亦是有些不好意思——那流言传开过后,她和龙吉公主,其实都悄悄的以化身去过人间,试图确认关云长的身份。
恩,当初这流言席卷起来的时候,她也信了。
“你自安心往天庭而去便是。”
“天规成法,不因人而变——做了,便认罪受惩处,不曾做,便是谁也奈何不得龙族。”骊女沉声道。
“且安心申辩便是,我自传讯龙吉与司法天神往凌霄殿中旁听。”
“必不令外人,欺了龙族。”
“至于说掌刑天君。”骊女接过东海龙王手中的玉皇法旨,看过之后,便令宫中侍女将其带走。“你只说,此事涉及龙族,掌刑天君自当避嫌——更何况,掌刑天君只管死律,此时令掌刑天君而动,莫不是笃定了龙族之罪?”
“既已笃定,谈何申辩?”
“这法旨,是谁人下笔,此般矛盾之语,当罪之。”
“谨遵法旨。”东海龙王当即褪去,丝毫不提及敖丙的言语,更不曾问过,敖丙的状况。
至于说敖丙的状况——他来元灵阙,出面的是骊女而非敖丙,这已经足以让那些试探龙族的人,对局势有一个判断了。
说起来,对于敖丙的情况,其实龙族比起那些外人,还要更加的关心,也更加的想要知晓——尤其是对四海龙王而言。
龙族,正在等待一位属于他们的大罗。
而在所有的龙族当中,正在沉睡的敖丙,无疑是距离大罗最近的人——敖丙的沉睡,天地之间,有人说他是沉睡,可也同样有人认为,其只是在闭关,是正在向大罗踏进。
至于说笼盖于天地之间的仪轨,虽然敖丙不再行走于天地,可在敖丙沉睡过后,那些还不曾在玉册上签名的大罗,却已经做好了在那玉册上留名的准备。
这天地之间,绝大多数的人,包括那些大罗们,都认为,当敖丙自然而然的从沉眠当中苏醒过来的时候,便是其登临大罗的时候。
——那个时候,那些还不曾列名的大罗,都会主动的来敖丙面前,于玉册上留名,将敖丙‘推’进大罗的门扉当中。
所以,片刻之前,那东海的天龙之吟,对于天地而言,是突然而起的莫测之变,可对龙族而言,便等于是无上的惊喜了。
奈何……东海龙王心中叹息。
就骊女而今的姿态,方才那龙吟,显然不是敖丙苏醒的迹象——更有可能,是其闭关沉睡出了什么岔子。
而这个时候,龙族,便越是要镇之以静,不需要故作强势,也不需要假装虚弱——只需要什么也不变,先前如何,而今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