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定海神针铁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威能,那无数的练气士,便越发的看轻龙族——守不住至宝,已经是无用,至宝在前,却认不得,用不得,那就更是惹人发笑。
可实际上,作为东海之主宰,持东海龙王的业位,执掌东海,在那业位的加持之下,他的功体,亦是精进非常——敖丙沉睡过后没多久,东海龙王的功体,便借由东海上散开的大罗之本源,而触及了太乙最巅峰的层次。
甚至,在这东海之间,东海龙王借助业位所能彰显的伟力,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媲美大罗。
便是他的血脉,也在多年的升炼之下,触及了真龙的极限——只差一步,便能如敖丙一般,成就天龙。
只不过,四海龙王都是从龙族极其凋零的那时代走过来的真龙,深谙韬光养晦之道,更兼之,他们也知晓,眼下不是给敖丙找麻烦的时候,再加上高天上那位玉皇,一直对龙族有所忌惮……
所以虽然触及大罗之下的巅峰,可四海龙王在天地之间,也几乎是没有什么出手的记录,对于一些触及了龙族的争端,能忍能让的,也就尽量忍了让了。
尤其是在猴子取走定海神针过后,四海龙王,便都是清清楚楚的察觉到,那落于自己身上的一道束缚,已然是随着那定海神针铁的离开,而消散于无形,那落在血脉之上的压制,也同样是荡然无存——不然的话,让猴子拿走定海神针铁,就已经是龙族的大度,几位龙王,又凭什么还要给他凑一身的披挂?
要知道,那猴子在天庭闹得天翻地覆的,那其间,纵然是天庭的仙神们,都不曾动什么杀招——可一路厮打下来,一众太乙门,各自施展手段,水火风雷交加,日月玄机而动,那一身的披挂,却都是安然无恙,那披挂的质地之佳,可见一斑。
就算龙族富庶,这样的东西,也不是说送就能送的。
四位龙王都很清楚,越是在这个时候,龙族就越是要镇之以静——要等到龙族当中,再出一大罗,才是求动求变的时候。
可问题在于,龙族越是缩,龙族之外的仙神对龙族,就越是步步紧逼。
猴子大闹天宫之前,被送上斩仙台——那便是天地之间的仙神,在玉皇主导下对龙族进行的一次试探。
他们想要看看,那斩仙台,能不能斩得了这一个身上背负了无量期望的猴子——顺便,也看看那位沉睡的掌刑大天君,还能不能顾及到那斩仙台,想要看看,在这位掌刑大天君的眼中,天规的重量和佛门的重量,到底哪一个更重……
为此,龙吉公主和杨戬,以及华盖星君敖寸心,一起踏进掌刑殿,和代掌权柄的四无印争论一番,确认那猴子的‘罪’,到底有没有到上斩仙台这个地步——但玉皇敕旨已下,无可更改,四无道人也只能假掌刑天君之权柄,锁了斩仙台的威能,如此,那猴子,才有机会从斩仙台上脱身出来,在炼丹炉中炼就一个金刚不坏的功体。
而此时,能让东海龙王亲自来这元灵阙的,自然便又是一重算计逼迫。
“何事。”
骊女踏出元灵阙。
然后,东海龙王便说起了来龙去脉。
敖丙斩人皇嬴政,又在刘邦定鼎的时候,赐下九穗嘉禾,如此,龙族便与汉朝结缘,无数年下来,两族相安无事的同时,也彼此之间,有所扶持。
光武在造大汉的时候,便是龙族当中,有真龙上天,趁着华盖星君往灌江口的时候,以龙族秘法窃夺其权柄,然后将那华盖星,往人间坠下——虽然华盖星君即是回转,那星辰不曾落地,但星辰下坠所掀起的动静,也依然是将王莽之士卒,涤荡一番,紧接着光武趁势而动,又得真龙挟风雨相助……如此,才算是再兴大汉。
之后,纵然有光武这位人王说情,去往华盖星夺取权柄的那些真龙,也同样是在天规之下,当场化作几分——对此事一无所知的华盖星君敖寸心,也被牵累,以失职之过,被杨戬亲手镇压灌江之下,到现在都还不曾出世。
而此时的人间,光武再造的大汉,也临近末尾——三国乱战,都快要到了终局的时候。
龙族有龙女,爱慕英雄,遂假托东吴之名,嫁与刘备——世人称呼之为蛟姬。
而外人算计龙族的地方,也就在此处。
襄阳城中,关云长水淹七军,打得曹氏迁都,有大汉三兴之象——此时,便有人告上天庭。
言及,助关云长水淹七军的那一场暴雨,非是天时变化起,而是那蛟姬,以龙族之权柄所化。
此事所及,不仅仅只是蛟姬本身,还有那襄阳附近的各处龙神,以及长江流域当中代掌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