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至于如同现在一般,那诸多的大罗,都对妖族只有忌惮之心,而无利用之心……
曾经雄绝天地的妖族,而今,便只得龟缩在北海当中,其存在,都几乎是被天地所遗忘……这样的遭遇,是何等的囧迫?
可若是在重订人族道德的时候,能够让人族对妖族的排斥,有所虚弱,那么妖族,便能够从那北海当中走出来……妖族,便也能够在天地之间,重新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陛下所谋,固然是惊天之功——可如陛下所言,那些没骨头的凡人,纵然受天庭之扶持,只怕也难以得凡人支持,收拢人心,统合人族。”
“到那个时候,怕是人族当中,反而生乱,祸及天地四方,以至于无穷天地之垢蔓延。”鲲鹏的声音响起,附和着玉皇的言语,看似对那未来的情况有所担忧,但却是更进一步的,拨动了人心。
“那不是正好?”又一位大罗低声的笑语响起。
“我等,都有教化人族之心——若是人族统一,我等各自所秉承的道,有所冲突,反而不好落于人族,不然的话,我等当中,必有争端。”
“可若是人族因为人王的生乱,乃至于分裂,那我等,自可各自择人,分别施以教化——待得人族重新统合之时,我等的痕迹,我等的理念,便也随着人族的重新统合,散落于人族的血脉之间。”
“到那个时候,诸位道友,便都能得那教化之功,都能撬动道德之本。”
“这岂不是更妙?”
低笑之间,青帝伏羲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
“若是诸位道友们抱着这样的心态行事,则必败矣。”伏羲低着头,似乎是在俯视人间一般。
“自那先天人道至宝成就,依托于凡人的人道,便已然有所质变,虽不至于有灵,但却对万物有所感——诸位道友,秉承教化人族之心而动,则不被那至宝排斥,可安然落于人间,可若是在出发之前,便先对人道有了恶意,则必定触动那人道至宝,会被那至宝所锚定。”
“到那个时候,下有人道锚定——再有帝辛那不顾后果之辈,悍然出手,怕是诸位道友要在这一劫当中,提前出局。”伏羲的言语,似乎是在劝告,又似乎是在警告。
“诸位道友,就算是想要对人道,对人间有所谋划,也当持‘好心’办‘坏事’,而不可从一开始,就带着杂念而去。”
“青帝陛下此言在理。”上首处,玉皇看着众位大罗们的想法,已经在自己的言语之间,逐渐的化作了一个整体,便也是点头,如同呵斥一般对其他的大罗言语。
“我天庭有意垂目人间,非是为一己之私念,而是因为人族之人王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故而才有我天庭出手,承天地之根本,拨乱反正。”
“若有人假借天庭之名,落于人间过后,却因一己之私,效仿那帝辛旧事,倒行逆施以至于祸乱人间,那就休要怪朕无情。”
“诸位道友固然不受天规所限,但朕也未尝不可特出敕令。”
“谨遵陛下法旨。”玉皇的言语过后,一众大罗们,便立刻是起身点头,做出肃然的模样。
那才在言语当中所彰显出来的对人族的恶意,便立刻是被这一道法旨,给斩得干干净净——至少,明面上,是被斩得干干净净。
有了这一遭,这诸多的,刚刚才对人族彰显了恶意的大罗们,才能从容踏进人间,而丝毫不引动那人道的异动。
看着凌霄殿中,在玉皇的提点之下,‘审慎自身’,‘摒弃了对人族的恶意’的大罗们,开始重新商议,要如何在人族当中,拨乱反正,冷眼旁观的敖丙,其思绪,也逐渐的飘忽起来。
……
而在人间,那些在血祭起时,便点了兵马往朝歌而动的诸侯们,此刻已经是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就如同天庭当中某位大罗的言语一般。
那干涉人王的传承以影响人族的计策,才定下来,便已经是经由某位大罗的手段而传到了人间。
然后那些停下了脚步的诸侯们,便是在孟津渡口汇聚。
这些诸侯,自然也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他们当中,有想要依旧保扶殷商的。
也有想要借机取而代之的,不一而足。
但无论他们当下有着怎样的想法,他们的心头,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对帝辛的不满。
毕竟,贵族之所以是贵族,便是因为他们的血脉,传承久远,能追溯到历代的人皇,以及他们的臣子……
可如今,人皇和人族的联系被撕裂,甚至于一些人皇的存在,都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