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影之下,直至走向毁灭都无法摆脱的庞大梦魇。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是对生存的绝望与无助,因为他们的力量在泰坦面前如同蝼蚁般渺小,根本无力抵抗那来自宇宙深处的强大威压。
杨越对泰坦所保持的戒备之心,根源便在于此。他自身作为神灵,凭借着独特的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对于泰坦其实并没有过多的畏惧之情,也并不在意与对方展开一场可能持续漫长岁月的战争。然而,那些在他的庇护之下艰难求生的人类,却无法像他一样坦然面对这种威胁。哪怕杨越并不依赖人类的信仰来维持自身的神职和力量,但人类本身的脆弱性使得他们在一头泰坦的时刻威慑之下,内心极易产生各种动摇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滋生,就如同病毒一般,会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迅速蔓延开来,从社会的组织结构到文化的传承发展,从个体的精神信念到群体的协作能力,无一能够幸免,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从内部开始瓦解,陷入混乱与无序的深渊。况且,杨越和他所庇护下的人类,当下所处的生存环境本就极度恶劣,宛如置身于世界末日的废土之中。在这样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每一丝外界的细微变动,都如同在摇摇欲坠的危楼之上施加的又一份压力,随时都有可能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人类社会彻底走向消亡,化为历史的尘埃。而这,恰恰是杨越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尽管他如今已然成功踏足神灵的领域,拥有了超越常人的力量和智慧,但他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曾经身为人类的那段岁月,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渴望,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因此,他内心深处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让人类在这片残酷的废土之上真正地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壮大,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和希望。与泰坦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一前景显然会对这片末日废土世界里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每一次战斗的爆发,都可能引发周边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难以获取,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而且,战争带来的恐慌情绪会在人类社会中持续蔓延,削弱人们的凝聚力和求生欲望,加速社会的崩溃进程。至于说这些泰坦对于杨越的威胁,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但也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到令人绝望。泰坦一族深知信仰神灵的弱点所在,他们擅长通过持续不断地摧毁这些神灵的信仰根基——也就是那些智慧种群,来达到让智慧种群的信仰产生动摇的目的。这些智慧种群虽然拥有一定的智慧,但在面对绝对的力量时,恐惧和害怕便会成为他们内心的主导情绪。当他们面对一个强大到无法战胜的存在时,泰坦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和威慑,会如同黑暗的潮水一般,让恐惧在他们的心中迅速蔓延开来,进而导致他们对所信仰的神灵产生怀疑和动摇。随着这种动摇的加剧,信仰神灵所能调动的力量便会逐渐削弱,最终无法与泰坦相匹敌,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这是泰坦一族对付信仰神灵的惯用手段,看似简单却极为有效。然而,杨越却并不畏惧这一点,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根基和力量源泉。他的根基是魔植,这些魔植不仅仅为他提供了庞大而充沛的生命能量,使其能够在战斗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同时还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着信仰之力。这种信仰之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依赖智慧种群供奉所产生的信仰之力,它更加纯粹、稳定,与杨越自身的力量体系紧密相连,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可以说,魔植既是杨越的根基,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被视为他的弱点。如果时光回溯到过去,那时的杨越在面对泰坦时,或许并没有如今这般充足的底气和自信。但时过境迁,当他的力量成功进阶到卫星级之后,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时的他,对于泰坦,至少是卫星级,甚至是行星级的泰坦,都无需再过度担忧和恐惧。只要对方无法在瞬间将一颗星球上的所有魔植彻底毁灭,那么凭借着杨越现在所掌控的魔植领域中那庞大的魔植数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信仰之力,泰坦的毁灭速度远远无法赶上他力量提升的速度。这就好比一个水池,排水的速度每秒仅为一立方,而进水的速度每秒却能够达到十立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池中的水不但不会枯竭,反而会逐渐充盈起来。杨越如今的状况便是如此,他根本无需担心也不必畏惧面前这头泰坦,在与对方的战斗中,截至目前的阶段,他都成功地占据了上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将局势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然而,杨越深知战争的持久性和复杂性,他并不想因为与泰坦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对他一心想要庇护的人类文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毅然决然地选择将泰坦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