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读书呢!”
“你没有读书了吗?”
“我这半年没去,打算明年去考试就是了。”
平平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老姑娘了。志成听母亲说,她至少有二十八岁了。在母亲的记忆中,她比赵志成大七八岁,然而仍然没嫁出去!在他们那儿像这样的老姑娘,真是罕见呢!若是有人来做媒,总有人在背面指手划脚的说闲话的。
像这种老姑娘,一般上门作媒的,男孩总是有许多缺点,不是年龄大就是再婚或是拐子,瘸子,瞎子这类的人。
志成看见她笑得很灿烂的样子,不觉心有点动情,便和她聊天。虽然说,平平有点“老”了,但是仍然有女孩子的魅力。
平平看见志成情不自禁地盯着她织毛衣,说:“今天,好冷哦!外面的雪还没融化,我猜你们上面一样的吧!”
“是,是。”赵志成没有听她说什么,只是专注地看着她的一颦一笑。他从来没有单独和女孩子这样开心过。平平绽着笑容像盛开的红玫瑰,赵志成这样想,但千万别带刺。
她看见志成好像在与她初恋似的,不好意思地看着手表,说道:“哎呀!可惨了,我的菜还没有炒哩!我爸爸和我妈回来一定要骂的。”
赵志成有点莫名奇妙,问:“怎么了,今天还早呢!”
“早?——四点钟了!”
“四点钟,当然早啊!”
“四点钟,我们家若是平时早吃饭了。”
“我有点不明白,我们家一般都是天黑才吃晚饭的,甚至到深夜才吃晚饭。”赵志成说。
“我们家一般都是四点半钟,再晚也不能超过五点钟。”
“现在四点钟,半个小时你做得好吗?”赵志成故意挑逗着眼神问。
“我饭是煮好了的,只是炒菜了,而且菜也是干净的。”
平平把毛衣放在一个精致的篮子里,起身对志成说:“你烤火!我去炒菜。今天你别走,和我们一块吃饭吧!”
“用不着啦!今天我还要回家哩!”
“回家去干什么?天这么冷,在家也不是坐着玩吗?”
志成没说话,只是情不自禁地看她。
平平便去炒菜了。
志成呆一会儿,无聊,闻到烧焦味,便起身去厨房,看平平炒菜。
厨房是搭在大木房子上,共四方,三方都没有板壁,空空的,一阵凉风吹来,灶前烟雾缭绕,搞得满屋子都是烟雾,真呛人!让人睁不开眼。
平平搞得手忙脚乱的,在灶背后团团转。赵志成走到灶前,定眼仔细一看,平平是在弄土豆粉。看她那样儿绝对是初次吧!或者是看见志成在那儿,有点分神。赵志成看着捂着嘴像小女孩似的干笑。平平看他在笑,也跟着笑了。
“我从来没做过这东西,你看全烧焦了。”
志成没有评价,只是赔笑。
忽然,志成看见外婆提着菜篮回来了。赵志成不好意思似的对平平说:“姥姥回来了,我要过去了。”
“你就在这儿吃晚饭吧!”
“不用了,我今天还要回家哩。”
志成一边走,一边说。他顺手把刚才拿来的桔子从柴垛上取了下来,趁着平平没注意,转身进了外婆的屋子里。
外婆见是志成得一怔,微笑着说:“我还以为是谁呢!是志成。”
志成看见外婆冻红的手,不停地颤抖,哆嗦,便问:“姥姥,你去洗菜来?”
“我在河边洗。……唉!好冷,水好冰,风好大哟!”
外婆急着去抱柴烧火。
外婆把火烧燃,志成坐在木凳上烤火。
外婆问:“你饿吗?”
“我不饿!你烤火吧,不然会着凉感冒的。”
“我知道你肯定饿了。天色已经晚了,许多人家都吃饭了。”
外婆说着准备去洗锅做饭。
“姥姥,我一点不饿。你快过来烤火,不然会生病的。我坐一会儿,我要到亚超家去,我在大平好像看见姨父回来了。”
外婆立刻像触电似的,不动了,吞吞吐吐地说:“莫……非他回来了。”
“我只能是揣测,因为我当时是在车上,看不清楚,那身影很像。”
外婆把锅架在三脚架上,便把火抱着似的。她一定是冷坏了。
“姥姥,你和我一起上去吧!”
“我不去了。若是他回来了,就叫亚超到我这儿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