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 第696章 前世项目重启

第696章 前世项目重启

/p>不过陈熙却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不会投资的。因为那个项目,虽然后期有不少人投了,但是前期投资的人似乎并没有赚到钱。

再说说新能源汽车与物流的关系,这个前面已经出现过了。

陈熙的一个项目与周胜的差不多,那就是依靠平台来搭建物流网,也就是他土澳搞的hungrydragon和hailhop模式。

公司从车企那便宜采购汽车,然后分期来提供给司机,自己有车的那就登记直接派活。

但hungrydragon是一个外卖平台,这就有所不同了。

在国内,陈熙是直接将农产品跟外卖给替换了,并且还搞了互联网购药,当然网上购药需要有文件才可以的,这个自然是也弄了。

与周胜业务还有一个不同的是,拉拉货做的基本都是城市业务,而陈熙还涉及到农村物流,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农村农村,道路肯定是没有城市那么好的,什么铺设电动桩,什么新能源汽车那都是不适合的。

尤其是北方的农村,完全就不像南方的地区那么富裕,什么家家有小别墅,水泥路,这些统统看不到。

但是农村人也需要网购呀,物流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陈熙就弄了不同类型的车子来适应农村地区,有的是电三轮,就是前世后期大部分城市里出现的那种快递员开的车子,还有就是类似皮卡的货车,接着就是面包车等等。

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车型。

再来就是金融方面了,一个项目不能只投钱不盈利,金融产品的增加在国内的各种项目里是很常见的。

说到金融产品,这其中有一些陈熙并不是很赞同。

但公司并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项目这么大,股东自然也不少,某些东西的点头同意也是一种妥协。

就这样,与其他平台一样,放贷业务自然而然也被加了进去。

这个项目无论拿出哪一个,其投资资金都是非常大的,更别说加在一起了。

第一期的投资资金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三千八百多亿。

这钱估计不少人没什么概念,就拿某峡大坝来说,加上通货膨胀来算,此项目的一期投入差不多能造一个大坝了。

当然,这是预算,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毕竟,农业发展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完全可以慢慢投入。

如此庞大的资金如何才能凑到呢,这就跟华京电子建厂差不多,需要各方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

不过有一个前提,这些资金里不能有外资,也不能有外国人持股的公司参与,毕竟是民生项目,这也就是冯运前世不能接手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

好在这属于官方项目,不少东西还算办的比较顺利。

其实这投资的资金上一世倒也是解决了,问题就在于利益分配上,也就是内斗出现。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贡献最大想要多分一些,有的觉得自己出的钱多,有的觉得自己出力多,还有人觉得自己的人脉多,等等原因。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在想,这尼玛和新能源、物流、金融又有个毛关系。

再来聊一聊新能源汽车,陈熙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在北方地区第一个大面积铺设充电桩的。

什么叫大面积,那自然是以华京为中心向外的整个北部(不包括三省)。

这就有人会想了,新能源汽车这东西在早期的时候,尤其是北方并不怎么好使,低温天气连汽车门都可能打不开,还大面积铺设干什么

先不管干什么,反正就是铺设了,后期也证明了,全国各地也都陆续铺开了充电桩。

这里面的原因之一自然是有补贴,还有的则是布局问题,再者就是其他原因。

说到新能源汽车,早期的普通人都觉得造车能赚钱,并且有不少投资人花大把钱往里砸。

到了后期,网上的新闻不停的在说造车不赚钱,造车亏本,唯一靠造车盈利的车企几乎没有。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大批的老板跑去造车呢

这个原因嘛,在早期的时候,造车是有很大的补贴的,消费者买车也是有补贴的。这也是官方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发放的新政策,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补贴而造车,顺便还可以从投资人那里捞钱。

这么做的话,车企暴雷是迟早的。

等到后期,虽然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早期的不少造车企业扛不住纷纷倒闭了,接着又陆续出现了一大堆新车企。

这时候补贴已经很少了,不少老板还是往圈子里挤,其实并不是为了造车赚钱,而是和陈熙打的一个主意,就是靠着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圈来赚钱。

再换个说法,其实造车有可能是亏本的,之所以造车,是因为车只是一个道具而已,车企老板和资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