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虾苗培育出来,跟培育出优质虾苗,这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像让学生去读书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样。
两个池子的活虾是有很多,可李多鱼检查了一番后,适合当亲虾的真的不多。
首先虾的个头,就筛选掉了绝大部分,留下能用的亲虾真的不多,李多鱼简单数了下,还不到五十对。
而对于李多鱼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保证有一千对以上的亲虾这才可以。
而这两池子海虾的品种,大多都是中国对虾,也就是咱们本土的对虾,也就是所谓的“青岛大虾”。
这种对虾,雄虾颜色会偏黄一点,渔民经常把它们叫做“黄虾”。
成年个体最大能达到15厘米左右,体重大约40克,十几头就有一斤。
雌虾颜色偏青一点,本地又叫做“大青虾”,会比雄虾要大很多,最大的个体甚至能达到近20厘米,体重90克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虾。
前世,李多鱼在菜市场里,几乎已经买不到本土的对虾了,全都是进口过来的南美白对虾。
其实,也不是对虾养殖户也搞崇洋媚外,李多鱼曾有听岛上的养殖户说过。
93年,是整个亚洲养虾人最黑暗的一年,那时候,刚好爆发了一种名为“白斑综合症”的病毒。
直接让全亚洲的对虾养殖产业一下跌至谷底,无数养殖户当年直接绝收。
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虾病,被感染的虾会减少甚至停止摄食,头胸甲上出现白色斑点,部份病虾体色还会变红或暗淡褪色。
发病后2~3天,最多一周内,整塘对虾就直接全军覆没,且没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
一旦患病,能做的就只有清塘,而也是这种恐怖的虾病,让养虾人再也不敢轻易尝试养虾。
而刚好在这个时候,一种名为无特定病原(SPF)的南美白对虾却异军突起,并迅速占领了市场。
按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打了疫苗的对虾,这时候的南美白对虾并不会轻易感染这个白斑病。
这也导致绝大多数养殖户放弃了中国对虾,转而去养殖南美白对虾了。
就养殖而言,确实一直都在努力更新换代的南美白对虾,绝对比中国对虾好养多了。
可要是论口感的话,李多鱼觉得中国对虾要比南美白对虾更好吃,不然也就不会有青岛大虾38元一只的事件。
可对于吃虾大佬来说,哪怕是在15年,真正的海捕青岛大虾,只要个头达标,38元一只还真不算贵。
因为六七只差不多就有一斤,而野生的海捕大虾,那么大个头的,真的非常少见。
要是活的话,李多鱼肯定舍不得拿去卖给别人吃,百分百要抓来到繁育亲虾的。
李多鱼记得很清楚,担担岛这里,这种海捕的野生大虾也是非常贵的。
且因为怕扯皮的缘故,一般都不会卖给普通的游客,而是卖给专门收购的鱼贩子。
就在李多鱼给这些中国对虾,再次进行分类时,小舅陈冬青问道:“多鱼,我记得这些对虾是四五月才产卵繁殖的,你这时候抓的话,会不会太早了。”
李多鱼笑了笑:“不会的,这时候多养养,说不定还能早点发现这些对象有没有什么特定的疾病,且只要将虾眼剪掉,提高养殖温度的话,是可以让繁殖产卵提前的。”
陈冬青有些惊讶,提高水温,他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到了四五月份时,海水都普遍升温了。
可剪掉虾眼,他就有点不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虾的眼睛剪掉啊?”
李多鱼皱眉了下,一不小心又把一些核心技术说出来了,只好继续装傻充愣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港岛那边的养殖专家说了,剪掉眼睛后,母虾瞎掉后,找对象就没那么挑了。”
陈冬青拧着眉头,百分百不是像多鱼说的,什么瞎眼了比较好找对象。
“除了这个外,他们还有什么说什么吗?”
李多鱼思考了下,回道:“剩下的,他们说的太专业了,我就听不懂了,好像什么X腺体,破坏抑制激素的什么器官来着”
听到这话后,陈冬青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多年前,曾在荷兰的一本渔业杂志上,看到过一篇这样的文章。
养殖亲虾在养殖环境不理想时,虾柄里有个器官,就会释放抑制生长的激素。
让雌虾延缓生长和发育,从而等待到更好的环境,这才停止释放这种激素。
而只要破坏掉这玩意,雌虾就没有进行抑制,在繁衍冲动的支配下,会很快进行交配和产卵。
陈冬青本以为是理论,所以就没去注意,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