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就是一个佐证,我们可以把橡胶这个行业,单独看作他们的一个目标,等到收购了十家八家橡胶大厂后,黄宏年他们就会利用企业经营权,把这些橡胶大厂捆绑在一起,变成一个橡胶集团,将其在外国上市,从而融到更多资金,然后拿国外股民的钱,再来大陆,收购更多的企业,再比如说啤酒企业,等收购到十家八家啤酒大厂后,他们又能推动一家啤酒集团上市,进一步融得资金,然后再来大陆收购,如此往复……”
在场记者们都给听懵了。
有人情不自禁开口道:“还能这样搞?”
前世,黄宏年那些被一些人看作神乎其技的资本运作手段,尽在李建昆这一席话中。
确实把这个年代根本没认清资本为何物的国人,给震惊到了,眼下这个厅屋内的人,还只是记者,等今天的新闻传出去后,天知道有多少做生意的人,要被震惊到无以复加。
“第二步,他们早有预料,这种行为不可能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到那时黄宏年就会考虑出售手上企业的股权和经营权,然后中策背后的金主和金主的朋友们,就会接手他们各自想要的企业,根本无需付出太多代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投资人,除了最开始的那点本钱,后面的钱全是从国外股市上融资来的,等于说他们只付出收购第一批企业的成本,就能得到后面收购来的所有企业的经营权,而得到某个行业内一批大型企业的经营权后,他们就能一定程度上主导我国市场上的这个行业……”
全场记者,有一个算一个,呆若木鸡。
李建昆最后才说道:“我为什么会知道?首先,很简单,我懂金融,懂资本操作。其次,我如果告诉你们黄宏年背后的金主都有哪些,你们就会明白,哪些个金主,小打小闹是看不上的。它们有印尼四大财团之一的金光集团、日苯六大财团之一的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包括摩根斯丹利在内的多家大型投资机构……”
静。
偌大的厅屋内落针可闻。
这套资本运作,简直骇人听闻。
在场许多人忽地同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李先生,黄宏年他们这套资本运作真搞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会失去什么?
细思极恐。
(本章完)
喜欢重生:我的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