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事件,他和昆仑会还好说,只当成一个生意来看的话,生意做不成就不做了,而如果最后这次合作被喊停,对于徐方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什么有如此大魄力?
除去一心为国为民,连家庭都顾不上外。
如今,他没什么好失去的。
————
隔日,李建昆接受了媒体采访。
实在是有太多媒体想要采访他,于是便干脆在西湖宾馆里,搞了一个记者见面会。
会上,李建昆接受所有记者的提问。
记者们是什么话题最有热度,人们最想知道,就问什么,有些问题像一根长矛刺过来。
李建昆内心坦荡,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某记者:“从公布的合同来看,某些条款似乎对本地管理单位更加有利,反过来讲,昆仑商会将会被合同约束死,因此报纸上有些观点提出质疑,昆仑商会这么做到底图什么?”
李建昆打趣道:“持这种观点的人,内心很阴郁啊,这事还需要研究什么阴谋论吗,当然是图利,‘商人逐利’这四个字似乎带有贬义性质,可是这跟农民求收成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不追逐利润他吃什么,怎么养活手下员工?昆仑商会看好内地的发展前景,有着丰富的营商经验和资源,本省这一百家入不敷出的工厂,昆仑商会有把握实现向好发展,从而产生利润,那你们说这个钱,昆仑商会该不该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记者:“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许多国有资产,其价值被严重低估,昆仑商会如此大规模的收购股权,抛开其他不谈,单是这些股权本身,未来也会升值许多倍。”
李建昆呵呵一声道:“专家?砖块的砖吧,能说出这话的人,不如回家把家里的家伙事儿全部拾掇好,埋进土里去,等一百年后,绝对升值十倍都不止。说回本次打算合资的那些个工厂,许多已经是快要濒临倒闭的光景,只有挺过眼前的难关,它们才有未来变得更有价值的可能,挺不过去搁这儿谈未来,有任何意义吗?”
某记者:“据说早在昆仑商会来到本地之前,省里的招商办正在接洽一位外商,对方也有意在本地投资,连厂子都考察好,结果却被势力更大的昆仑商会排挤走,请问有这回事吗?”
李建昆凝视着提问的记者看几秒后,回道:“有。”
嚯!
现场的快门声和落笔的沙沙声,瞬间急骤起来。
大新闻!
李建昆补充说道:“不过这事跟昆仑商会没有关系,是我,是我个人出面让他滚蛋的。”
提问的记者把记事本抬高到胸前,右手拿着一只英雄牌钢笔,“滚蛋?咱们特意设立招商办,足见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如今经济萎靡,更需要拉进外资助力发展,你这样做,不是唱反调吗?还是说你嫌对方抢生意?”
李建昆眼神从他身上挪开,扫视全场道:“他说的这个外商,名叫黄宏年,刚在港城注册了一家公司,叫中策。黄宏年在过来杭城相中西湖啤酒厂和杭城橡胶厂等几家大厂之前,已经拿下山西橡胶厂,只是新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没有派去一兵一卒,港城中策公司也没有任何派遣人员的动静,事实上,这家公司虽然背后金主众多,却是一家空壳公司,黄宏年本人脱离家族企业出来单独发展后,一直混迹在东南亚的金融圈子里,从来不干实业。”
“这样一个人,会收购一批工厂,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好好经营,赚这慢腾腾的钱?”
李建昆自问自答道:“居心不良,这就是我让他滚蛋的原因。”
提问的记者道:“关于这件事,我也采访过招商办的人,他们说你怀疑黄宏年会把收购来的股权和经营权转卖掉,可这毕竟是你的猜测。退一万步说,黄宏年真的这样做了,接手那些工厂的人,总该有意好好经营的吧,这和你们昆仑商会又有什么区别呢?恕我直言,这仍不能排除你们昆仑商会仗着势大,想要独占好处的想法。”
李建昆发现这个记者,可能不是被人收买,比那种手段更高明,有人给他灌输了一套东西,他的表情中有股嫉恶如仇。
“你们太小看黄宏年和他背后的金主了,从内地收购一些厂子,转手卖掉?他们岂会甘心于这点小钱。”
李建昆摇摇头道,“黄宏年他们的计划有两步,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最后再揭晓原因。第一步,按照企业性质,在大陆批量收购一些工厂,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山西橡胶厂和杭城橡胶厂,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