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出书
临近年关,汴京城中热闹起来,人们都置办着年货,一年到头都得吃用点儿好的。街头之上,各种的摊贩叫卖,人们摩肩接踵,端是繁华。
远赴京城赶考的士子们,虽不能在家中与亲人团圆,但也都是各种的好友同游。毕竟全国出类拔萃的士子都在这里了,交友又是士子必备的基础素质,所以倒也不觉孤单。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互相慰藉。
士子逛街,无外乎看看姑娘,尝尝吃食,再逛一逛书画店、笔墨纸砚店等等。
一伙士子越走越偏,终于是在市场的角落,发现了两家相邻的店。一家名为‘王氏香品店’,另一家名为‘三味书屋’。
这两家店是两个极端,香品店的门口停着一堆的马车,有些一看就是贵妇,有些则是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嬷嬷、丫鬟。他们嗡嗡嗡的排着队,嘴上还要报名号。谁家门庭高,自然的就要排到前面去,捧高踩低的厉害。
除此外,他还已经开始做起了粮食等民生相关的生意,都是属于薄利但是稳定,想要扩张就要加大投入的生意。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贵了些。”
“说的也是,便买一本吧。”士子从兜里掏起了钱。
几人怀揣着对王牛逼此举的认可与满意,默不作声的到处看了起来。
士子们凑近了打问一番,得知竟然是鼎鼎大名的王子言研究出来的买卖,专门卖给贵人们的,里面的东西随随便便就是几十贯,更甚至几百上千贯,还有甚么年节限定云云,不明觉厉。
这士子又仔细确认了一下,随即翻开了封皮,进入了序言。那是王言自己写的出这本书的初衷,全文诚恳、谦卑,邀请读书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完善这一门学问,洋洋洒洒几千言。
王言真要是不要脸,新找的老丈人更有权势,盛家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他皱眉看着封面上的书名,‘王言说’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真是闪瞎了他的眼。
“看来子言没有糊涂。家父让我转告你小心,说和写到底不一样,是有人要找你麻烦的。”
但他也没有想太多额,而是就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何出此言?”
他们都看到了最里面的那一些干净的桌椅,脑子一转就知道是给人看书的,桌面上还有笔墨纸砚放着。王子言虽说过于牛逼了些,但确是我辈中人,子言懂我啊……
事实上就他所知,王言真的已经有了一些追随者,虽然不多,但是有。每一次王言在外面宣扬学说,都有人在记录。搞的好像孔夫子一样,眼看着要搞一本论语的意思。
香品店的生意很好,扬州有钱人的生意都被他赚了一个遍。但他的家底儿太薄,积累不厚,生意规模又是不断的在扩大,花费很多。
不出意外的,庆历八年的岁尾之时,汴京城中最热点的事件,便是王言出了一本书。更热点的事件,是第一个买书的人得到了王言赠送的手书折扇。还听闻,有人想要出一万贯购买,结果被拒绝了。
再翻到正文部分,开口就是相当霸气的‘夫天地者……’,直接论述宇宙与人,开篇直接、干脆,且宏大。
这两条王言都不行,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何况跟华兰还有爱情故事为人传唱,到时候就是天下的男女,有钱没钱,有文化没文化,都要看不起他,属于自绝大宋,他得跑去辽、西夏、大理去混了,大宋没有他的位置……
所以他手上的流动资金其实并不多,都在不断的投入到各个方面发展。这一次在京城的种种所需,全都是盛家大房借给他的钱。这就是有个有钱的老丈人的好处了,用上的时候那是真上。当然这个前提是,他王某人本身足够牛逼。
殊不知隔壁的香品店卖出去一瓶香水,就足够这里的笔墨纸砚让人用半年……
他推过了盒子到士子面前,接着说,“内里有上品文房四宝一套,另有少爷手书李太白之蜀道难的折扇一把。”
没想到王言竟是自己出了书,这其实是没有逼格的,毕竟真正的大佬都是由弟子门徒记述整理,而后成书。
古时候,过年不是最热闹的,最热闹的还是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节。
盛纮对于王言,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宝贝女婿来京城,他在扬州呆的可不舒服,吃不好睡不好,就怕王言被别人拐回去做女婿。
与其到时费心纠正,不如我现在就自己写出来。也免得有人打着我的名头,歪曲我的本意,败坏我的名声。”
“此书乃是活字印刷,纸墨虽非顶好,却也不差,且字模皆是东家手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