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都能看出来萧绎有称帝的想法,而萧纶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裴之高得知前面是萧纶的时候,立刻来了精神。他碍于面子没好意思亲自出手,而是让儿子裴畿带着人冲过去,企图把萧纶控制住。
萧纶实在想不到裴之高居然敢对自己下手,他反应还算快,一见势头不对,立刻放弃所有物资夺路而逃,一路跑到了武昌涧饮寺(位于今湖北省鄂州市西的樊山深处,现已不存),在和尚法馨的协助下躲到山洞里逃过一劫。
等从山洞里爬出来的时候,萧纶身边基本已经没啥人了。想到自己一心只想为国平叛,却屡屡被自己人暗算,萧纶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是悲痛还是凄凉。好在当时有几个部下驻扎在附近,他们得知萧纶还活着,火速赶了过来。
现在武昌也不再安全,据说萧绎已经派部将徐文胜领兵东下,名义上是阻挡任约的进攻,实际则是要把萧纶彻底灭掉。
萧纶觉得整个长江南岸都不能呆了,萧绎不把自己整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比较起来,江北的国土虽然处于失控状态,但安全性反倒要好不少。
纵然落魄到了极点,萧纶的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平定叛乱。当时由于国土沦陷,江北的百姓失去朝廷保护,变成了流民,里面不乏很多世家大族。这些人为了自保,自发地修建了很多城寨,囤积了不少物资。于是萧纶就派人去这些城寨里游说,希望得到支持。流民们的爱国热情也很高涨,他们听说邵陵王正在招兵买马,不仅积极送粮食送武器,很多人还主动申请参军,萧纶原来郢州的部下们也不断聚集过来,队伍很快再次成形。
此时任约的部队已经杀到了郢州的西阳郡(今湖北省黄冈市东),跟武昌郡隔江相望。
萧纶领兵驻扎在齐昌郡(今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西南)。他觉得光靠自己力量不够,于是遣使向北齐(当时高洋已经篡位)借兵,约定好同时出兵两面夹击任约。
到了约定的时间,萧纶带领部队离开齐昌,屯扎在马栅(大概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北),距离南边任约的根据地西阳不到八十里。萧纶本想等北齐兵马到了以后一起发动进攻,不料他等了又等,最后等来的不是北齐援军,而是任约的突然袭击。
任约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得知萧纶部队的动向之后,立刻派出两百重装铁骑突袭马栅。萧纶的部队都是临时拼凑的,装备非常差,很快就被击溃。萧纶没办法,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向北撤退。
萧纶不知道的是,北齐之所以没有出兵,背后也是萧绎搞的鬼。萧绎暗中派人跟北齐联系,希望他们别帮萧纶,而高洋也乐得看南梁内斗,最后关头阻止了出兵。
马栅的北边是定州(今湖北省麻城市附近),目前还在南梁的控制下,刺史田祖龙得知萧纶战败的消息,忙不迭地带着人出来迎接,想把萧纶迎入州城。
萧纶没敢进城,因为田祖龙跟萧绎的关系很好,现在立场不明,不可轻信。他带着部队折路向西,想返回齐昌再做打算。
在路经汝南(南梁在郢州侨置的一个郡,不是汝水边上那个汝南)的时候,萧纶意外遇到了老部下李素。
此时汝南已经被西魏占领,李素刚被任命为汝南城主,他得知萧纶过来了,毅然决定再次反水,把汝南献给萧纶。汝南的城池比齐昌要坚固,更适合做根据地,所以萧纶也当仁不让,带着部队进入汝南,抓紧时间恢复元气。
可惜他这次算是抢西魏的领土,宇文泰不高兴了,又把杨忠派了过来。
杨忠到达汝南之后开始围城猛攻。萧纶的部队虽然拼死抵抗,但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前后只坚持了半天时间,最后李素战死,汝南失守。
萧纶被俘之后保持了南梁皇族的尊严,宁死不屈,被当场杀害,弃尸江岸。
此时已经是551年二月,江岸边飞雪飘零,而萧纶尸体周边却一点儿都没有沾染。岳阳王萧詧得知消息之后,亲自将六叔安葬在襄阳望楚山南。由于萧纶在这次浩劫中以忠孝为先,极力避免内斗,根据谥法中的“好和不争曰安”,定谥号为安王。
------
注:后来萧绎当权之后,又把萧纶的谥号改成了“携”。这是一个非常贬义的谥号,所谓“怠政交外曰携”,里面的个人恩怨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