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攻打襄阳。
顺便说一下,柳仲礼刚出发不久,司州就被东魏给打下来了。
柳仲礼率军先后占领了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附近,当时算是中间势力)和竟陵(今湖北省钟祥市附近,当时已经投降了西魏),他把家属安置在安陆,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北上,进逼襄阳。
宇文泰收到萧詧的求救,知道机会来了。这次他没有让那几个老资格领兵,而是启用了第二梯队的主力杨忠。
杨忠以前是独孤信的部下,属于西魏内部的荆州派。宇文泰为了削弱独孤信的势力,把很多荆州派将领都收到了自己帐下,其中就包括杨忠。当然杨忠本人也很给力,几次大战表现亮眼,目前已经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狐±??恋$文-学? ¨|首?=发&
这次宇文泰直接把杨忠提拔为荆州地区军事总司令(都督三荆等十五州诸军事),让他领兵南下救援萧詧。杨忠评估了一下局势,没有直接去襄阳,而是绕路攻占了随郡(今湖北省随州市),接着包围了柳仲礼的大本营安陆。
柳仲礼得知被西魏偷家,立刻放弃襄阳回援安陆,结果半路中了杨忠的埋伏,全军覆没。安陆和竟陵没了外援,也放弃抵抗开城投降。杨忠乘胜西进至石城郡(今湖北高官寿县),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江陵。
萧绎有点儿慌,赶紧低头求和,还主动送过去一个儿子当人质。由于这时宇文泰已经知道了东魏那边高澄遇刺、高洋正在接班的消息,想趁东魏内部动荡的时候再搞一次东征,因此也见好就收,命令杨忠停止进攻。西魏这次出手战果颇丰,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控制了汉水以东的大片土地。
淮南和汉东的领土被东西魏瓜分殆尽,长江沿线也没好到哪里去。侯景虽然控制了新皇帝萧纲,但很快就发现国内这帮藩王藩将好像根本不拿萧纲当回事,挟天子根本令不动诸侯。要想扩大地盘,只能派兵出去打。
负责逆着长江从东向西打的,就是当初从西魏转投侯景的任约,现在担任侯景手下的南道行台。
正常来说,任约西进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应该是驻守濡须的鄱阳王萧范,但等他出兵的时候,萧范已经不在那里了。
说起来萧范也是命苦,他本来幻想着能重现古代大国出兵护送流亡公子平乱即位的美事,但高澄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利用的人,他只管接收地盘,压根就没想着帮萧范打仗。可怜萧范一直等到军粮耗尽,也没看见东魏援军的影子。
萧范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现在处境相当尴尬,留在濡须的话部队没吃的,进攻的话实力不够,退守的话合州又回不去了。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收到侄子寻阳王萧大心的信,邀请他到江州共商大计。
萧范大喜,立刻带着部队赶到江州,驻扎在湓城。
萧大心的本意是想跟萧范会师之后,一起西上去支持萧纶,没想到萧范到了湓城之后,又开始各种骚操作。他先是在江州边上以晋熙(今安徽省潜山市)为中心新设了一个晋州,安排自己的世子萧嗣当刺史,把江州的郡县都划了出去,接着又出兵支持江州附近的叛乱,把萧大心派过去的平叛部队给揍了。
萧大心气坏了,我好心收留你,你居然恩将仇报抢我的地盘跟我对着干?他一气之下派人在湓城外围驻兵设岗,一粒米也不许运给萧范。这场内斗虽说没有萧绎和萧誉的激烈,但结果也相当凄惨,萧范手下数万之众因为没有吃的,愣是饿死大半,萧范本人也因为计谋屡屡受挫,活活气死了。
趁着萧家内部斗得火热,任约的部队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晋熙。驻守晋熙的萧嗣还算有骨气,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死战不退,最后身中流矢而亡。任约领兵继续向西,直抵江州。萧大心的临危表现就不怎么样了,他首战失利之后,跑都不想跑,直接举白旗献出江州投降。
因此,萧纶离开夏口的时候,正处于东魏(北齐)、西魏、萧绎和侯景四大势力中间的一个非常狭小的空白地带。他本想退守夏口东边的武昌(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当时的武昌位于的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而当时的夏口才是今天的武昌),不料刚走到半路,迎面正碰上从江州跑过来的萧范残部。
这支队伍其实是裴之高的部曲。裴之高跟随萧范进入江州之后,屯扎在南新蔡郡(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附近),等到萧范病死、萧大心投降之后,他的队伍就成了孤军。裴之高权衡了当前各个藩王的实力,所以决定西上去投靠实力最强的萧绎。
既然打算投靠萧绎,当然要准备点儿投名状才好。现在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