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纷纷接寨自保,坚决不归顺侯景。
接着侯景又派部下来亮入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打算把实控地盘儿往南边推一推,可惜刚从建康退回去的宣城太守杨白华不认账,直接把来亮给砍了。
也就是说,侯景虽然名义上控制了南梁朝廷,但真正听他指挥的区域只有建康周边几个州郡而已。
侯景很郁闷,心说萧衍这老哥怎么混得这么惨,当人质都没人理,说好的挟天子就可以令诸侯,咋这招到我手里就不好使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萧衍虽然为人所制,但这老头子倔得很,坚决不配合。侯景想借朝廷名义任命个官员,或者安排个事情,统统被萧衍严词拒绝。萧纲怕死,想劝萧衍服个软配合一下侯景,结果被萧衍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灰溜溜退了下去。
为了逼萧衍就范,侯景开始出阴招,下令缩减萧衍的饮食,甚至经常不给饭吃。他本以为饿几顿萧衍就会老实,没想到萧衍宁死也不妥协,终于在五月初二那天被生生饿死在台城的文徳殿内,终年八十六岁。
为了防止已经很糟糕的局势更加恶化,侯景一直拖到五月二十七日才对外宣告萧衍的死讯,同时让太子萧纲正式继位,宣城王萧大器也被立为新的太子。
总体来说,萧衍的死对侯景而言也算是个好事,因为跟萧衍相比,萧纲就是个软柿子,拿捏起来要简单得多。
就在侯景以为朝廷这边终于理顺了的时候,之前立的那个伪皇帝萧正德又出了幺蛾子。
萧正德想当皇帝都急红眼了,叛军进入台城的时候,他生怕萧衍和萧纲不死,亲自带着一队人马拎着刀直奔内宫,没想到侯景早就在防着他,提前派人守在门口,没有让他得逞。
等到萧衍死后,萧纲继承了皇位,萧正德终于意识到自己被侯景给利用了,他恼羞成怒,秘密派人去联系北边的鄱阳王萧范,企图再搞一次里应外合干掉侯景。
可惜侯景的警惕性比萧衍要高得多,这封信在半路上就被截获了。侯景大怒,心说这家伙干啥啥不行,还这么不老实,留着也是个祸害。他清理门户很干脆,直接派人缢杀了萧正德。
处理完萧正德之后,侯景长出一口气,打算去钟山打猎散散心。
他没想到的是,在陪他打猎的随从里,一个年轻人正在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他做掉。
这个人就是永安侯萧确。
台城被攻破之后,萧确并没有听从萧衍的话去找他父亲邵陵王萧纶,而是投降了侯景。由于萧确在之前几次战斗中表现非常出彩,侯景对他很是欣赏,不仅没追究之前的恩怨,还很想把他收为心腹。萧确表面上对侯景也非常顺从,逐渐赢得了侯景的信任。
萧纶退到会稽之后,曾经偷偷派人来叫萧确也过去。
萧确不去。他对信使道:“我跟侯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一定要亲手杀了他才解恨,现在只缺一个动手的机会。你回去告诉我爹,叫他不要挂念我了。”
这次侯景去钟山打猎,照例也带上了萧确。
当时正值盛夏季节,钟山上草木茂盛,飞鸟兔子什么的都很多,侯景的侍卫们都忙着去捡中箭的猎物,不知不觉间疏忽了对侯景的保护。
萧确觉得机会来了。他假装去射一只野兔,在弯弓瞄准的过程中,偷偷改变方向,把箭尖对准了侯景。
侯景正玩得高兴,猛然一抬头发现萧确正在瞄着自己,不禁吓得一激灵。他这次是出来玩,没有穿任何甲胄,距离又如此之近,根本没法躲。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侯景完全不知所措,他呆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萧确紧盯着侯景,心里也紧张得要命。现在只要他一松手,就可以把眼前这个十恶不赦的叛臣贼子射个透心凉,为祖父萧衍和建康城中千千万万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他生怕力道不够,下意识地又拉了拉弓弦。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由于用力过猛,萧确手中的弓弦居然硬生生被他拉断了。
萧确心说不好,他还不想放弃,抽出佩刀打算往前冲。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侍卫们听到弓弦断裂的声音,立刻聚拢过来护住了侯景。侯景此时也回过神来,眼前的情况已经再清楚不过,没必要多废话了。他摇了摇头,下令把萧确当场处死。
经过这几件事之后,侯景觉得南梁这帮人的真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看来只能一个一个打了。
东边的吴越地区富甲天下,侯景决定先搞定那里。他先是派部将侯子鉴去攻打吴郡,把原来不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