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413章 养民如羊还是如狼

第413章 养民如羊还是如狼

一票否决权……

张裕不悦道:“孙大人,百姓有了武器就造反?辽东百姓家家都有弓弩火枪,怎么不见他们造反?孙大人,你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在程世杰暂时的规划中,每镇下辖十个百户,也就是一千户人,一座中学,肯定够了,每个百户没有必要建一座小学,因为现在虽然有镇百户,但是百姓相对比较集中,不像后世那么多村落。

户部拆分为国土资源部、统计部、税务部、财政部,分别负责管理全国国土资源、统计人口数据和田亩数据、征税以及财政收支管理,以上四部都是平级,各自负责自己部门的事情,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内阁直接找该部门老大算账,他们还想像以前有个户部那样什么都往户部尚书身上推,再由户部尚书和稀泥,那是不可能的。

原因是学的东西不一样,考的东西也不一样。随唐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科举的时候天文、地理、数学、水利、军事……无所不包,长年浸淫于这些领域,最后脱颖而出,侪身于朝堂之上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因此当时大唐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各占全世界百分之六十,这个比例,着实是夸张得很。

程世杰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在鼎新元年的科举考试,就包括了数学、读文、律法、策略、农学、地理、天文、化学、格物、工木工程学,其实并不是说考试内容这么多,会没有人考上,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大明依旧会有很多人可以考上,比如说陈子龙、茅元仪、孙元化等等,他们精通的都非常庞杂。

帝国新政规定,百户和保长必须由竞选产生,镇长由县官任命,百户竞选的结果必须得到县官的承认,县官任命的镇长必须得到工作委员会的承认,否则就是违法的。

这一轮改革下来,让每一个县都具备了相对独立的行政行力,就算是世界末日到了,各地方也可以依靠原有的行政体系迅速作出反应,从而避免以前那种一旦皇帝被打掉整个帝国就完蛋的操蛋格局。

同时新政还规定,百户有权利竟选镇长,镇长有权竞选工作委员会委员,,只要他的政绩足够出色。而当上了工作委员会之后,基本上就是天高海阔了。

这一条得到众多文官的一致同意,撤掉次辅和枢辅让首相少了很多掣肘,可以集中精力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大明的首辅绝大多数精力都用来防自己人和整自己人上面了,这很不好。

这一条是安地方宗族势力的心的,总得给人家一个上升渠道。

新政还规定,工作委员会委员级别是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知县至知州级别)不得在本籍任职,采取回避制度,同样包括执委(正五品至从三品不等)管委(从三品至正三品),内阁则为从二至正一品不等。

至于将来,程世杰会让皇帝不得干涉竞选,不管选上来的是谁,只要程序合法,皇帝都必须予以承认。同样,皇帝也无权罢免首相,如果首相有大的过错,可以向皇帝提出辞职,皇帝随意罢免首相是违反宪法的,内阁不会通过。

在部级以下,则是省级单位,采取联合委员制度,管理委员会属于省一级,执行委员会为府一级,工作委员会为(州县级)。

成立大明法院,这也是政法系统,首相无权过军事和司法,不得干扰司法,要保持大明的司法独立性,军部、总参谋部、内阁和法院,四总部并驾齐驱,这些部门再加上军部,基本上构成了帝国的框架。

也幸亏是程世杰让民间拥有大量的武器,要不然,造成的损失就大了,只不过有了武器,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宗族之间也会发生械斗,当官也不安全。

就在程世杰把军改、官制改革,卫所、藩王改革处理完以后,就有官员上书:“王上,民众均拥有大量武器,好勇斗狠之风日盛,臣认为此风切不可长,理应收缴民间武器,以免生变。”

除了科举,最重要的是还是普通义务教育,就目前而言,每个镇必须至少有一座小学,每个县至少有一座中学,当然这是因人因地而宜,程世杰可没有强制性要求每个县有多少中学,毕竟,有的县人也没有几个,几座学校比较浪费资源。

要知道眼下的辽东,仅仅三个月就发生了六百多起野兽伤人事件,所有百姓居住在镇堡里,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这一举措直接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格局。以前乡镇一级基本上都是地方宗族说了算,皇权能管到的,顶多也就是县一级而已,县以下的完全是独立王国,现在还想玩这套可就行不通了。

吏部原有权限不改,工部则细分开来,分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