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亿计,又岂是这两国能够杀戮、招诱的尽的?
现在每年春秋二季,都有百万胡虏夷狄南下,骚扰两国边疆。
这两国为了抵御胡虏夷狄,在其北境,无不屯驻数十万兵马,派遣重将镇守,方保证国内无忧。
此等情况下,这两国纵然想南下,攻伐我梁国也,难以出全力。
不见强如魏国,数次南征周国,不也每次才动用四五十万兵马,五六位先天吗?
而赵徐二国,远不如魏国。
依臣看,以两国如今情形,赵国南下,最多出兵五六十万,先天五六人。
徐国南下,最多出兵三四十万,先天三四人。
两国合计,兵马也不到百万,先天不到十数。
此等实力,我梁国只需在北疆安插百万兵马,设置十位先天,足可无忧了。
至于楚国……”
杨辰顿了顿,眉头稍皱,语气严肃几分道:“楚乃大敌,楚王陆渊更是深不可测。对此敌,臣以为不可主动出击,须以防守为上。
不过虽不出兵,但对于楚国如今扩张之势,也需全力遏止。
臣以为可以依周国例,扶持江南宁国,用其牵制楚国。
据臣所知,江南宁国,如今得了紫云道全力资助,国中先天宗师仍有十三人之多,兵马还有五六十万之众。
这等实力,比之周国还要强上一筹,唯兵马稍逊而已。
若我大梁能资助宁国钱粮,助其招募足够兵马,再于江北为其声援,屯重兵威慑楚国。
那宁人必受鼓舞,楚人也将惊惧,不得不以重兵与我对峙。
这样其能用来统一江东之兵马,必然大为减少。
宁国又得我资助,国力和声势大胜,必会拼死抵抗楚人。
如此双管齐下,楚人想要一统江东,自然遥遥无期。
而江东不统,扬州不能归一,有宁国这个大敌在侧,楚国又怎么敢挥兵北伐?
我大梁又有重兵屯于江北,边境防守严密,楚人没有机会,自然可以被封死在大江之南。
这样守个百余年,等到四极废毁,楚国根基破灭,自然不成威胁了。”
这位昌邑君杨辰,不知是不是吸取了宁国教训,此次针对楚国之定计,采取了极为稳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