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83章 梁国君臣

第383章 梁国君臣

后你和昌邑君,以及户部、兵部商议一下,看该如何援助周国。

等有了一个章程之后,再挑选合适使者,上禀于朕,令其出使周国,商谈两国合盟之事。”

“是。”

鸿胪寺卿张凯,立刻起身应命。

说完了周国之事,梁帝看了众人一圈,又继续道:“周国之事便这么定了,我大梁西和周国,以屏障边境。

有周国在,可保西境无忧。

但北边赵徐二国,南边楚国,这些年也不断扩张,赵国灭北部三胡,收胡骑百万,拓地两郡。

如今赵国已有九郡之土,民众两千余万,先天十六人,甲兵一百五十万,为河北雄国。

徐国虽无扩土,但近些年也不断出海行商各国,以商补贴国用。

近些年来,不仅使得府库大增,还用钱粮招诱徐州大量夷狄为民,让徐国户口迅速殷实。

致使其不过六郡之地,人口却达两千万,境内良田广布,商贸发达,富庶甲于天下。

靠着这些钱粮积财,徐国已经养了百万之军,先天宗师也有十二人,不容小觑。

南边的楚国,去岁更是击败了宁国,距离一统扬州,也不过这几年之间。

到时候,它将是除我梁国外,第二个全据一州之国。

以扬州之富庶,哪怕这些年屡遭兵乱,地方贫苦,但怎么着也能剩个三四千万之民。

修养数载,便可出二三百万大军。

而其先天之将,更是足有二十五人,远胜于各国。

楚王陆渊,天下名将,一手开创了这偌大基业,本人更是据传仙武双修,实力不下于仙门道主。

有此国力,有此明主,若不及早制之,怕是我大梁南疆,从此就要烽火不休了。”

梁帝说到楚国和陆渊,脸上难以掩饰的忌惮。

在九州诸国中,楚国一直是个极特殊的存在。

这特殊,并非是特殊在它的制度,或者文化、习俗。

而是因为楚国是九州各大霸国之中,唯一一个近些年立国,草根出身,并且迅速成长到如今地位的国度。

九州其它霸国,无不是传承渊源,如宁国一样有着深厚底蕴,出身高贵无比,由世家公卿治国。

所以同为世家公卿治国的梁国、周国等国,对于楚国这种草根出身,重用大量寒门人士,暴发户一样的国度,自然充满了忌惮和敌视。

当然。

九州再怎么没落,也勉强算是个修仙界,这里以实力为尊。

所以面对有强大实力的楚国,各国别管心里如何想,但明面上却依旧保持了尊重和友善,没脑残到无故招惹。

哪怕是被楚国打的极惨的宁国,如今那些临海世家们,还不是照样该跪舔的跪舔,该通敌的通敌,没有丝毫犹豫。

可也正是因此。

面对一个草根崛起的楚国,面对一个以武力开创下的如今偌大基业的楚国,世人的警惕,也是前所未有的强。

尤其是近些年来,关于楚王陆渊的种种传闻,流传开来。

如什么出道以来,领兵征战,未尝一败,为天下名将。

如其个人神通惊人,仙武双修,已有五位先天死于其手,所杀先天为世上之最。

如楚国的青、黄二系真人,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修士,据传与楚王陆渊也有着极深的关联,疑似其分身。

这种种传言,更是引得无数人注意忌惮。

再加上楚国近些年,接连取得的大胜,和其如今国力,早已让梁帝将楚国当作的自己第一大敌。

现在正式提出来,便是要集思广益,与群臣想个制衡办法。

而众臣听了梁帝所言,也是不由皱眉沉思,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北疆南疆之患,确实是如今梁国急需应对之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众臣一阵,最终还是昌邑君杨辰站出来,表达众人意见:“陛下,北疆赵徐二国,近些年来虽渐渐稳固其北境,可期北境胡患,并未解除。

受寒潮驱使,北国三州三域之胡虏夷狄,无不纷纷迁移南下。

赵徐二国,近些年便是因此,不得不在北境与众多应敌胡虏夷狄大战。

只不过赵国采取开疆拓土,边境北移,以获得足够战略纵深,保证北境安宁的策略。

而徐国,则以钱粮招诱胡虏夷狄,将其收编为民,充实国力罢了。

但北方三州三域之胡虏夷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